ID: 21563664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朝天子 咏喇叭教学课件(共25张ppt)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99109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六,九年级,编版,人教部,语文,初中
  • cover
(课件网) 天 子 咏 喇 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 朝 叭 目录 CATALOG 第四章 课前导入 第三章 基础知识 第二章 研读感知 第一章 课后小练 行业PPT模板http://www./hangye/ 课 前 导 入 课 前 导 入 壹 咏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喇 叭 基 础 知 识 学 习 目 标 壹 贰 叁 了解王磐及散曲的文学常识,能够理解这首散曲的内容。 了解本曲借物咏怀的手法, 能够深刻体会人民对贪官污吏的痛恨之情。 能够体会这首散曲诙谐讽刺性的语言。 贰 作 者 简 介 王磐(约1470—1530),字鸿渐,号西楼,江苏高邮人。明代散曲家、画家,医学家,称为南曲之冠。因厌弃科举考试,故而未曾做官。 所作散曲,题材广泛。正德年间,宦官当权,船到高邮,辄吹喇叭,骚扰民间,作《朝天子·咏喇叭》一首以讽。 著有《王西楼乐府》、《清江引·清明日 出游》、《野菜谱》、《西楼律诗》。 pán 贰 写 作 背 景 贰 这支曲作于明武宗正德年间(1506—1521),当时大宦官刘瑾当权,派出大批宦官到各地盘税查矿,尤其在交通要道运河上,他们往来频繁,每到一处就耀武扬威,鱼肉百姓,搜刮民财,闹得鸡犬不宁。老百姓以及一些小官,听到他们的喇叭声就恐惧万分。诗人王磐家住运河边的高邮县,目睹宦官的种种恶行,就以此为题,写了这支 《朝天子》,借咏喇叭揭露宦官的罪行和丑态, 在轻俏诙谐中充满了对宦官的鄙视和愤慨。 题 目 解 读 贰 朝天子,曲牌名。 咏喇叭,散曲题目名。 《朝天子·咏喇叭》是一支小令。 元 曲 散曲 杂剧 小令:是单个的曲子,跟现代的歌词相近,是按曲调创作的,每个曲调都有自己的名称,各个曲调的字数和句式各不相同。 套曲:又称“套数”“散套”,通常用若干首同一宫调的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一般都有“尾声”, 如关汉卿的《窦娥冤》 研 读 感 知 译文:喇叭和唢呐,曲儿虽然小声音却很大。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曲儿小腔儿大:曲子短小,声音响亮。 课 文 研 读 叁 解析: 喇叭和宦官不同类,但喇叭的“曲儿小腔儿大”与宦官的“本事小来头大”却有共同点。 “曲儿小腔儿大”,句中的“小”和“大”互为反村,“吹”喇叭的声音。一语双关,明写喇叭、唢呐特点,暗喻宦官虽地位低下,但仗势欺人。 作者借物抒怀,刻画出一副丑恶的奴才嘴脸,饱含蔑视之意。 课 文 研 读 叁 译文:官船来往乱如麻,全凭你来抬声价。军人听了军人愁,百姓听了百姓怕。 官船:官府的船。这里指扰民的宦官船只。 你:指喇叭、唢呐。抬:抬高。声价:指名誉地位。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课 文 研 读 叁 解析:“乱”表明“官船”非常多,“麻”说明官船来往很忙乱,以宦官为首的阉党在争先恐后地对劳动人民巧取豪夺,侧面也说明劳动人民受到的剥削十分惨重。 后三句写“吹”的功用“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这两句互文,即军民听了喇叭都又愁又怕,是写统治集团在精神上给军民造成的巨大压力和痛苦。此一个抬”字出神入化,与“喇叭,唢呐”相呼应,讽刺格外尖刻辛辣。 课 文 研 读 叁 译文:哪里能辨别出真和假?眼看着吹翻了这家,又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流干枯,鹅也飞走了。 水尽鹅飞罢:水干了,鹅也飞光了。比喻民穷财尽。 哪里:同“哪里” 共:和 甚么:同“什么” 能到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课 文 研 读 叁 解析:“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说明老百姓对所承受的压迫和剥削早有深刻的认识。也无须去分辨。因为不论来自何方的剥削,都是给劳苦大众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