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70564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日期:2024-11-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6次 大小:813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4-2025,纲要,历史,中外,必修,2019
  • cover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考点一 选官制度 1.[2024·浙江温州新力量联盟期中]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后来主要看重家世,逐渐发展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该制度是 ( ) A.宗法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2024·浙江丽水月考] 科举制开创于隋,以封闭性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能使一般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是隋唐以后中国古代社会知识分子最重要的入仕途径。下列有关隋唐科举制表述正确的是 ( ) A.隋文帝在位时设立进士科 B.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C.武则天任用高官主持考试 D.唐玄宗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3.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从早期几乎全部官位的重职、要职都由贵族成员担任,到汉武帝“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再到后世“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才是择”的变化。由这一变化可知 ( ) A.察举制更有利于选拔人才 B.选官制越来越注重公平公正 C.早期选官制有利于中央集权 D.科举制成后世唯一的选官制 ◆ 考点二 三省六部制 4.唐太宗时,魏徵经常驳回皇帝和中书省的意见。刘祎之得知自己不在场圣旨即已下发而大骂:“不经凤阁鸾台(即武则天时期的中书门下),何名为敕 ”下列符合唐代三省体制有关判断的是 ( ) A.魏徵任职于尚书省,刘祎之未入政事堂 B.魏徵职位是谏官,刘祎之反对政事堂 C.魏徵任职于门下省,刘祎之任职于中书省 D.魏徵任职于中书省,刘祎之任职于尚书省 5.[2024·浙江台州八校联盟期中] 唐高宗时期,假设国家要改建隋朝的大运河,按唐朝的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B.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C.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 考点三 赋税制度 6.公元624年,唐高祖颁布诏令,规定男丁不愿服役可收其庸代替。这一变化 ( ) ①保证了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 ②使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③改变了战国以来的财产登记制度 ④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7.按照旧制,先规定田租定额,然后政府照额征收。唐代两税法规定:“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这一变化反映了两税法旨在( ) A.解决财政困难 B.简化税收名目 C.扩大收税对象 D.减轻人身控制 8.[2024·浙江金华卓越联盟月考] 张帆在《中国古代经济简史》论述道:两税按户等征钱,按田亩征米粟,租庸调和其他杂税一概并入两税,即所谓“租庸调、杂徭悉省”,改变了“旬输月送无休息”的情况。据此可知,两税法的作用包括 ( ) ①政府减轻了人身控制 ②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③简化了税收名目 ④减少了政府财政收入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9.[2024·浙江台金七校联盟期中] 察举制发展到东汉时逐渐形成乡闾品评的传统,乡闾清议成为大族扩张势力的工具。曹操时,九品中正制雏形显现,中正官由政府委任,把私人品评变成官家品评,强迫清议与政府一致,同时使原来与政府有矛盾的大族名士与政府取得协调。可见九品中正制初创时的目的是 ( ) A.使官员选拔更加公平 B.选拔有道德才能的人 C.扩大专制统治的基础 D.恢复集权政治的传统 10.隋初,虽确定以三省长官为正式宰相,但也有其他官员参与宰相事宜。如“柳述为兵部尚书,参掌机事;又杨素为右仆射,与高颎参掌朝政”。炀帝时裴矩、裴蕴也都“知政事”。这一做法 ( ) A.使中枢机构办事效率下降 B.适应选官制度的变革 C.意在不断分散宰相的权力 D.显示国家用人的科学性 11.据记载,贞观初年,太宗签署了征兵18岁以下身体强壮者的诏书,但遭到门下省魏徵的反对,敕文退回中书省,太宗再次签署,魏徵仍坚持己见,并申述驳斥理由,太宗最终收回了成命。这说明唐朝三省制 ( ) A.有利于提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