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戊戌变法 教材分析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大背景下,维新变法运动与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重大事件一样,在推动中国近代化前进的同时,也承担了挽救民族危亡、探索救国之道的历史使命。可以说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维新运动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事件,它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中国的政治思想传统,同时又为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起了良好的思想启蒙作用。 学情分析 鉴于学生对当时整个社会大背景已经有了系统的了解,因此,应从整个事件的大背景入手,指导学生认识这是一次由维新派发起的救亡图存的运动,但最终它失败了。启发学生思考:它与洋务运动有什么相似之处?它为什么会失败?它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教学方法 1.通过视频创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研究学习历史的兴趣与动力。 2.以分组讨论、探究交流等形式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与理解,增强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1.唯物史观 通过史料分析探究,引导学生掌握戊戌变法发生的经济原因。 2.家国情怀 通过对“戊戌六君子”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重点难点 1.重点 了解“公车上书”的概况,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2.难点 客观认识戊戌变法的社会影响及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教学准备 《公车上书》视频、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画像或照片、“戊戌六君子”的图片、相关史料、PPT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896年春,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一年后,面对甲午战争后空前的民族危机,谭嗣同有感于国事,写下了“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诗句。这首诗充分地流露了谭嗣同热爱人民的博大胸怀,也充分地表现出中国近代爱国文人所特有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的情怀。在中国的历史上,维新志士谭嗣同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他为戊戌变法慷慨赴义的壮举感召日月。 谭嗣同 自主探究 谭嗣同为什么会牺牲?戊戌变法的内容是什么?他到底有没有找到救国之路呢? (设计意图:通过谭嗣同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为新课的讲解打下良好基础。) 二、感知理解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公车上书 【播放视频】《公车上书》片段 教师解释 汉代用公家车马送应举之人赴京,后来就以“公车”作为进京应试举人的代称。 【提出问题】(1)影片介绍了什么事件?发生在何时何地?(2)上书内容有哪些?(3)公车上书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1)公车上书,发生在1895年春的北京。(2)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3)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清朝统治出现危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改变旧体制。公车上书对清政府的触动并不大,却轰动京、沪,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教师讲解】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1300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一事件史称“公车上书”。 2.主要人物介绍 【图片展示】 康有为 梁启超 【教师讲解】康有为和梁启超是“戊戌变法”中两个关键人物,他们都是广东人。 康有为:少年立大志,但六次科考失败的经历对其有很大的刺激。曾经在香港、上海等外国人管辖的地方逗留的经历,使他深受触动,他看到了这些先进的政治制度的背后必有出色的文明和思想作为基础。从此萌发在中国发动政治变革、实现资本主义的理想。 梁启超:少年聪慧,12岁考中秀才,16岁中举,可谓少年得志,一条平坦的仕途之路在少年梁启超面前铺就。然而,17岁时跟康有为学习,结成了“秀才先生、举人弟子”的旷世情缘,从此,跟随师父为维新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