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94999

话说梅花---------传统文化与小学课程有效融合 课件+逐字稿 +视频素材

日期:2025-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77次 大小:1952131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话说,梅花,---------,传统文化,小学,课程
    “话说梅花”主题活动 ———传统文化与小学课程有效融合 示范课 情境导入: 1.同学们,自然界有一种花,颜色鲜艳 香气扑鼻,她傲立冰雪独自开。她是什么花?梅花。 (板书课题:话说梅花) 2.这节课,我们共同开启一段赏梅之旅。(看图片) 看,耀眼的红梅,娇嫩的粉梅,素雅的白梅, 朵朵梅花竞相开放,令人赏心悦目。 3.踏雪寻梅更有一番情趣!(看视频) ①茫茫白雪之中,点点红梅悄然绽放,你会有怎样的感受?惊喜吗? ② ②除了惊喜,还有什么感受?你感动吗?为什么感动? 4.我们眼中的梅花如此美,画家笔下的梅花是什么样的呢? 活 活动一:画中赏风骨 1.这是元代画家 王冕所画的《墨梅图》。 这是国画大师 齐白石创作的《寒梅图》。 还有当代画家关山月的作品《梅香图》。 2.画家画的梅花和我们刚刚看到的梅花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梅花都是墨色染成的。 3.想一想,画家画梅,重在画花朵,还是画枝干? 4.比较一下,三人所画的梅花枝干有何不同?(生 自由发言) ①所有枝干都是朝同一个方向的画的吗? ②枝干的形状和大小都是一样的吗? ③它们的颜色有何不同? 看,画中的梅花,无论长在怎样的枝干上,都能够缀满枝头、傲然怒放! 画家画梅,画出的是梅花的风骨。 活动二:诗中吟风韵 1.画家爱画梅花,诗人也爱歌咏梅花,历代赞颂梅花的诗篇不胜枚举。 2.这三首绝句都是我们学过的古诗,请同学们自由放声读。 谁先来读五言绝句《梅花》? (生 读) 你认为他读的怎么样? 古诗诵读不同于现代文阅读,讲究“声断气连”。 读的时候,先长提一口气。请你再来试一试。(生 再 读) 这首诗被评为“最孤独的梅花”,王安石因推行变法,罢去了宰相之位,所坚持的改革也被迫放弃。他的孤独和艰难像极了墙角“独自开”的梅花。尽管如此,他依然坚守内心的高洁。让我们齐诵这首梅花诗。(读) 3.谁再来读七绝诗《雪梅》?我听出你用的是×××的节奏朗读的。 谁还能换一种读法? (生1 生2两种读法) 你更喜欢那种读法? (生3说理由) 这两种读法一快一慢,没有好坏之分。 老师起个头———梅雪/争春/未肯降”(生齐读) 4.前面我们欣赏了王冕的墨梅图,《墨梅》诗就题写在那幅图上。 请你选择喜欢的节奏诵读这首诗 (生1读) 请你也来读读这首诗。 (生2读) 诗中的梅花用淡墨所画,没有娇艳的外表,却让人感受她的清香四溢。王冕借所画之梅,向世人传达他不慕名利、不媚世俗的高尚节操! 让我们带着对王冕的敬意,美美地齐读这首诗! (生齐读) 5.千年前,王冕是不是也像我们这样美美地读自己的诗呢?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元朝,听听王冕读诗吧。 (播视频) 古人的读法真让人大开眼界! 的确如此,古人不是在读诗,而是在吟诗,吟就是“唱”的意思。 看,这是《墨梅》诗的音谱,上面有不同的标识。 (点,表示声音长短,类似音乐课的节拍,点数越多,声音就拉得越长。) 吟诗,还要注意音调高低起伏的变化。字在上面,表示高音,读的时候音调要往上提。第一句中“洗砚”是高音,强调他与大书法家王羲之有关。 现在请同学们举起右手,打着节拍,跟着老师一起吟诵第一句。(生吟诵) 再来跟着诗人吟唱这首诗。 (生吟唱) 6.在诗歌艺术的殿堂里,还有许多咏梅的千古佳句/熠熠生辉。 (师吟上句,生诵下句) 8.在众多梅诗中,我最爱的是毛主席笔下最坚韧的梅花。 我想用“诗朗诵”的方式,表达我对这首《卜算子 咏梅》的喜爱之情。 (老师配乐诗朗诵) 请同学们像我一样饱含深情诵读这首词。全体起立! (学生配乐朗诵展示) 活动三:传承梅花魂 1.总书记习近平爷爷也特别爱读古诗,他经常引用梅花诗表情达意。 2.今天,梅花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 千百年来,每当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总会涌现了许多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