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59546

(同步精品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5 离骚(课件+讲+练+测)(基础版)(打包4套)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7785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打包,基础,离骚,同步,专题
    课件22张PPT。第二单元 古典诗歌第五课 离骚【导学目标】 1.简要概括文章内容。 2.探究文章手法。 要学会哟温故知新 先学一点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鞿羁 蕙纕 揽茝 娥眉 谣诼 侘傺 鸷鸟 攘诟 延伫 兰皋 椒丘 芰荷 岌岌 杂糅 昭质 缤纷 菲菲 温故知新 先学一点2.关于离骚 《离骚》是《楚辞》篇名,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王逸《楚辞章句》题作《离骚经》,宋代洪兴祖在《楚辞补注》中指出:“盖后世之士祖述其词,尊之为经耳。”也有人称之为《离骚赋》,或简称《骚》。自汉迄南北朝,《离骚》又常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温故知新 先学一点3.关于屈原。 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2]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温故知新 先学一点屈原也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5] 。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温故知新 矫正一下鞿羁jījī 蕙纕huìxiāng 揽茝chǎi 娥眉é 谣诼yáozhuó 侘傺chàchì 鸷鸟zhì 攘诟rǎnggòu 延伫zhù 兰皋gāo 椒丘jiāo 芰荷jì 岌岌jí 杂糅róu 昭质zhāo 缤纷bīnfēn 菲菲fēi课堂探讨 探究一下简要概括文章的内容。课堂探讨 你知道吗?这是一道概括文章内容的题目,注意对文章段落的划分,提炼各段的要点。 课堂探讨 做的怎样?①屈原和楚怀王的矛盾。楚怀王贤愚不分,没有主见,轻易听信周围群小的挑拨。有关诗句:“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②屈原和群臣(主要指楚国旧贵族)的矛盾。群臣妒忌贤才,肆意对屈原造谣中伤;他们投机取巧,毫无原则。有关诗句:“众女嫉余之蛾眉兮,……竞周容以为度。” 课堂探讨 做的怎样?①屈原和楚怀王的矛盾。楚怀王贤愚不分,没有主见,轻易听信周围群小的挑拨。有关诗句:“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②屈原和群臣(主要指楚国旧贵族)的矛盾。群臣妒忌贤才,肆意对屈原造谣中伤;他们投机取巧,毫无原则。有关诗句:“众女嫉余之蛾眉兮,……竞周容以为度。” 课堂探讨 做的怎样?③屈原和楚王、群臣产生矛盾的根源。屈原的“美政”理想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这是导致他在现实中碰壁的根本原因。“举贤授能”就是要任人惟才,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循绳墨而不颇”就是要完善法度,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这极大地触犯了楚国旧贵族的利益。屈原意识到楚国的危险处境,深知楚国只有改革政治,才能富强起来,才能与强秦抗衡。他一心为国家的前途考虑,群臣却只顾自己眼前的利益,这就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楚怀王昏庸浅薄,经不起小人挑拨,不能采纳他的主张,疏远了他。 课堂探讨 做的怎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