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08411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373988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2024--2025,学年部,编版
  • cover
(课件网) 地主阶级 洋务派 资产阶级 维新派 资产阶级 革命派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学科学技术 学政治制度 资产阶级 知识分子 新文化运动 领导阶级 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学习内容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1912年3月10日 3月20日 1912年7-9月 1914年5月 1915年1月 1915年5月 1915年1月1日,袁世凯为复辟帝制而制定的《大总统选举法》公布。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接受旨在灭亡 中国的“二十一条” 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改责任内阁为总统制 刺杀宋教仁 袁世凯在京就职 破坏责任内阁 镇压二次革命 ①袁世凯复辟帝制,政治局面混乱(政治上)。 ②袁世凯掀起了“尊孔复古”逆流(思想上)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 背景 辛亥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极力推崇封建纲常名教,大搞祭天祀孔...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一时间,社会上“孔教会”、“经学会”等尊孔社团纷纷出现,形成了一股尊孔复古逆流。 ———陈独秀 ③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经济上)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思考:陈独秀认为如何救中国? “思想革命” 时代背景 开始标志 事件 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 主要内容 政治混乱、军阀割据、尊孔复古逆流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标志新文化运动兴起。后改名为《新青年》。 时代背景 开始标志事件 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 主要内容 陈独秀 胡适 李大钊 鲁迅等(先进知识分子)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影响 蔡元培 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 政治混乱、军阀割据、尊孔复古逆流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后改名《新青年》 查晓园、 奚浈、 王兰 民国时期的女大学生 新文化运动提倡男女平等个性解放 大学是否应开放女禁受到关注 北大红楼 在公告栏前收信的女生 启蒙者 时代背景 标志事件 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 主要内容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2、提倡民主与科学, 3、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响 陈独秀 胡适 李大钊 鲁迅等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政治混乱、军阀割据、尊孔复古逆流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后改名《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节选自鲁迅《狂人日记》 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旧道德、旧文化指什么? 三 纲: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五 常: 仁、义、礼、智、信 新道德、新文化指什么? 民主、科学、平等、自由、个性解放 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化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2)提倡民主与科学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今天这样捐,明天那样税,弄得民穷财尽,钱用到哪里去了?替人民办了什么事?……养了议员去嫖赌,恭维督军;养了文官去刮地皮,借外债卖路矿得回扣;养了武官去杀人,抢劫,贩卖烟土;可惜他们的功效,只造成一片贫民的哭。” ——— 陈独秀《贫民的哭声》 反对专制 提倡民主 “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