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09317

初中语文八年级2《回延安》 教案设计

日期:2024-11-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494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初中,语文,八年级,回延安,教案,设计
  • cover
初中语文八年级教案设计:《回延安》 教材分析 《回延安》是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该单元以“爱国情———为主题,旨在通过一系列经典篇目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回延安》是诗人贺敬之采用信天游形式创作的一首抒情诗,全诗以诗人回到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热情歌颂了延安人民的革命精神和生活风貌,表达了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感情和对革命圣地的崇敬之情。诗歌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节奏鲜明,富有地方色彩,是学生学习爱国诗歌、体会诗人情感的优秀教材。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阅读基础,能够初步理解诗歌的大意和作者的情感。然而,对于贺敬之的《回延安》这首具有特定历史背景和地方色彩的诗歌,学生可能会因为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而感到理解上的困难。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延安的历史和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拓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感受诗人的情感,同时引导学生学会从文本中提炼信息,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含义并能在语境中正确运用。 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把握诗歌的结构和线索。 了解延安的历史背景和信天游的艺术特点,感受诗歌的地方色彩。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从文本中提炼信息,分析诗歌的写作特色。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感情和对革命圣地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体会诗歌中蕴含的革命精神,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之情。 引导学生关注并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把握诗歌的结构和线索。 分析诗歌的写作特色,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诗歌中蕴含的革命精神和延安的历史背景。 把握信天游的艺术特点,学会从文本中提炼信息并分析其深层含义。 教学过程 总时间分配:本课预计两课时完成,每课时45分钟。 第一课时 时间分配:45分钟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活动: 开场白:“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一部充满革命情怀的诗歌世界,那就是贺敬之的《回延安》。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问大家,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延安?或者,你们对延安有什么特别的印象或了解吗?可以举手分享一下你的想法。” 学生活动: 学生举手分享自己对延安的了解或印象。 教师补充:“很好,看来大家对延安都有一定的了解。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圣地,承载了无数革命先烈的奋斗与牺牲。今天,我们就通过贺敬之的诗歌,去感受那份深厚的革命情怀和对延安的无限眷恋。” 二、背景介绍与作者简介(5分钟) 教师活动: 背景介绍:“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贺敬之,作为当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深受人民喜爱,尤其是这首《回延安》,更是以其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作者简介:“贺敬之,1924年生,山东峄县人。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他的诗歌作品富有革命激情和民族特色,深受读者喜爱。他的代表作除了《回延安》外,还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等。” 三、学习生字词(15分钟) 教师活动: 展示生字词:“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歌中的生字词。请大家翻开课本,看第XX页。我会把生字词写在黑板上,并带领大家逐一朗读和解释。” 生字词展示(教师边写边读,并解释词义): 盏(zhǎn):量词,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