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部分 1. A 2. B 3. A 4. A 5. D 6. C 7. A 8. D 9. A 10. B 11. C 12. B 13. C 14. B 15. D 16. C 17. B 18. B 19. C 20. C 21. C 22. B 23. D 24. C 25. D 非选择题部分 26. (1)举措:推恩令。背景: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影响:削弱了诸侯王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2)目的:加强思想控制,维护大一统。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加强了思想控制,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 27. (1)客观叙述:汉武帝时期,为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张骞奉命出使西域。他历经艰难险阻,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分析:张骞通西域促进了中原与西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2)起止点:东起长安,西至大秦(或欧洲)。作用: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举措:设置西域都护。 28. (1)历史现象: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充实劳动力资源;江南地区自身地广野丰,民勤本业。 (2)表现:手工业方面,丝织品生产增多,发明灌钢法,造纸业发展;商业方面,涌现重要商业城市,番禺成为海外贸易中心。启示:经济发展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同时要注重技术创新和交流。 29. (1)措施及目的:迁都平城,目的是进一步消除民族界限,实行汉化政策。其他措施:穿汉服、说汉话、改汉姓、与汉族通婚等。 (2)影响:促进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和民族大融合;但引入并强化门阀制度,导致北魏统治者腐败和阶级矛盾尖锐化。绝密★启用前 济南高新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本试题共8页,分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满分50分,非选择题部分满分50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写在试题的规定位置。 答题时,选择题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部分,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部分 共50分 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76年7月,新华社、《人民日报》发布了一则重大新闻:一处原始人类遗址被发现,他们生存年代为距今170万年左右。这处原始人类遗址的发现将中国人类历史向前推进了100多万年,表明长江流域的云南是人类起源与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地区,为人类起源与发展多元中心论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支持。这处古人类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蓝田人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 2.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堆积,最厚处达1米。稻谷外形完整,颗粒大小已经接近现代栽培稻。这些遗迹可以证实( ) A.远古人类的产生 B.原始农业的兴起 C.盘古传说的真实 D.早期国家的建立 3.《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授权舜”。材料反映当时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奴隶制 C.世袭制 D.选举制 4.如图所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丞相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5.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工匠已准确地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用来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铸造技术采用“泥范铸造法”,包括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序。据此,推断合理的是( ) A.铭文所载内容丰富 B.青铜器数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