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1172

福建省三明市2015年一师一优课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5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人生难免有挫折》课件(21张ppt)+教学设计+视频素材共7份(永安三中黄月瑜)(7份打包)

日期:2025-10-08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1004349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7份,福建省,黄月瑜,三中,永安,素材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五课第一框 《人生难免有挫折》教学设计 永安三中 黄月瑜 【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标基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遵循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充分挖掘本校学生林雪事例,开发校本课程———林雪同学突然患病,说明人生难免有挫折,她仍坚持带病学习,正确面对挫折,对学生进行正面直观的情感教育,德育效果水到渠成。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秉承“学习即体验,活动即学习”的思想,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围绕“感悟挫折(是什么)———分析挫折(为什么)———面对挫折(怎么做)”思路,开展三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情感教育,伴以相应的理性分析,以加强学生积极面对挫折,深化学生对人生难免有挫折的思想认识。 【教材分析】 《人生难免有挫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中的第一框的内容,也是第三单元的起始课。本框题在全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具体来说:承上解决前两个单元行为实践问题;启下为后面各单元中的知识学习和行为实践作了有力的准备。学习本框题,对于提高学生思想、心理素养,增强战胜挫折的能力,奠定科学的人生观,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1)针对过分关爱造成学生的人格偏差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受到过多的关爱,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得到太多的帮助。所以遇到困难很容易产生情绪低落、行为退缩的不良人格。初中阶段是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战胜挫折的坚强意志品质,是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2)针对学生对挫折认识和态度上的偏差? 在学生当中,对挫折有两种认识上的偏差。一种认为,挫折是伟大的人物和成功人士所遇到的困难,中学生的人生是平凡的,谈不上挫折;另一种认为,学习上的困难,生活中的挫折,谁要是遇上了,那就是倒霉而无奈的事情。针对这两种想法,需要对挫折的含义和产生的原因向学生作简单的介绍。通过相关的资料介绍和学生的活动引导学生明白,挫折是难免的,它与人生相伴相随;面对挫折,要用积极地态度战胜它。 【教学目标及依据分析】 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结合前面的学情分析,制定目标如下: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学会正确分析自己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各种挫折,从而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并配以相关视频、图片、音乐等,让学生自己分析造成挫折的因素,理解挫折是不可能完全避免,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懂得挫折的含义,认识是普遍存在的;了解造成挫折的因素以及挫折与人生的关系;明确对待挫折的态度不同,人生结果也不同。 【教学重难点确定与分析】 ● 重点:面对挫折的态度 依据分析:针对目前学生学习、生活条件日趋优越,导致不少学生对挫折的认识产生偏差,以及学生在面对挫折时常常选择逃避态度的现状等原因,特将本框的教学重点定为“面对挫折的态度”。 ● 难点:人生难免有挫折 依据分析:鉴于学生对挫折认识上的偏差,结合学生的身边事例,充分挖掘校本资源,使学生认识到人的活动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任何人都会经历挫折,只是挫折的大小、轻重程度不同,从而确定“人生难免有挫折”为本框的教学难点。 【教法学法的确定与分析】 ● 教法选择:情境创设法、合作探究法、归纳法等 依据分析: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体验挫折、分析挫折,从而能够正确对待挫折,所以确定了以上教学方法。 ● 学法引导:讨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