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文化交流与传播 历 史 选择性必修3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 2 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云冈石窟堪称中国佛教艺术巅峰之作,代表了5世纪世界美术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同时也吸收融合了印度及西方等地区的艺术风格。 由以黄河流域为核心的“中国”,一步一步走向世界文化中的“中国”。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人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接触与交换,或迎或拒,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那些邻居族群的文化,甚至“自己”和“别人”融合为一个新的“自己”。 导入新课 课程标准: 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第 2 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探究思考】仔细观察时间轴,概括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呈现出什么样的阶段性特点? 两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明 明末 19C40S 1915 1919 佛教传入中国 儒、佛、道三教融合 佛教完成本土化 儒学吸收佛教形成理学 西学东渐 国门洞开 向西方学习思潮 洋务运动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 广泛传播 佛教东传 西学东渐 时空史观 19C60、70S 时空坐标 【探究思考】该图示反映的是哪一文化传入中国的过程?判断理由? 佛教传入中国 输出地:天竺(古印度); 途径地:丝绸之路; 传入时间地点:东汉洛阳 重要标志:白马寺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东来,日渐本土化 ⑴过程: 洛阳白马寺,中国的第一座官办寺院 材料1:佛教的传入大约在汉明帝时期(约在公元纪67年左右),佛教传入中国被称为浮屠教。相传,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身有日光,飞行殿前,欣然悦之。传问群臣,此为何神?有臣答曰,此神即“佛”。明帝即派遣大臣蔡愔、秦景出使身毒(今印度)寻佛取经。———《三国志·魏书·东夷》 ①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 ⑴过程: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东来,日渐本土化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同儒道融合。 山西大同恒山悬空寺———三教融合 材料2: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是现存唯一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庙。“三教殿” 殿内正中供奉的是如来佛祖,佛祖右手边(南侧)为老子,左手边(北侧)为孔子。 【纲要上】 佛教兴盛,吸收儒、道思想,渐趋本土化 南朝范缜反佛:形亡神灭,肉体与精神是统一的。北魏、北周、唐统治者几度灭佛,但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⑴过程: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东来,日渐本土化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同儒道融合。 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人民受尽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长期的战乱又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这种情况造成了宗教流行的土壤。各族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和获得精神安慰,也有意识地提倡。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佛教致力于解决我国固有文化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人生归宿问题,从而有可能稀释、消除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 --马怀良《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 ⑴过程: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东来,日渐本土化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同儒道融合。 【探究思考】佛教为何在此时期兴盛? ①战争频繁,社会动荡, ②满足人们精神慰藉的需求 ③统治者支持,通过佛教控制人民,维护统治 ④名士质疑儒学,崇尚玄学 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钱财; ②劳动力不事生产; ③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 魏晋南北朝时一些佛寺“侵夺细民,广占田宅”,招揽农民,建立起规模很大的庄园,政府对其免征徭役、兵役和赋税,影响国家财政收入。且佛教的出世态度有悖于儒家伦理纲常,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帝都曾下令灭佛,史称'三武灭佛'。但都阻止不了佛教的兴盛。 【探究思考】为何又反佛、灭佛? “禅”是静坐的意思,即提倡安心静虚的修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