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受迫振动 共振 --教学评大单元分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2.6 受迫振动 共振 课 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2023年 月 日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首先介绍了固有频率的概念,然后从图像和能量的角度分析了阻尼振动,并介绍了受迫振动。通过电动机振动实验和耦合摆实验,进一步了解受迫振动。最后结合显示生活的例子,加深本文内容。本节课生活化内容多,可以进行文化教育和生活经验教育。 学习者 分析 前面几节学生学习了简谐运动的受力和运动特点。知道了能量的变化情况。对单摆和弹黄振子的模型也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为这节课作了好的铺垫。高一学期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这个阶段的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于与生活联系独切密切的知识非常感兴趣。敢于猜想和尝试,这些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知道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和共振的概念。 科学思维∶能够从能量的变化角度来分析阻尼振动。 科学探究:通过研究受迫振动的频率的实验,知道振幅与驱动力的关系。 科学态度与责任∶介绍我国在利用共振和防止共振方面的技术,提升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视频。 活动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创设情景 引入课堂】 从荡秋千引入课堂等幅振动和阻尼振动的概念。 让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建立“振动会自发地衰减”的感性认识 体验、观察、思考、讨论。 引导学生通过情境建模,建立物理概念,形成理性与感性的连接。 探索新知: 知识点一:受迫振动 “秋千最终会停下来”,如何才能让秋千一直振动?提出“受迫振动”的概念。 列举出一些受迫振动的例子 引导思考如何让物体一直振动。 思考、讨论、表达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探讨物理问题,引导学生从建立物理与实际的联系。 探索新知: 知识点二:受迫振动的频率 观察实验:固有频率不同的四个小球,在相同的外力驱动下的摆动。 引导学生观察相同驱动力下的不同小球的振动情况:特别观察小球的振幅是否相同;小球的频率是否同步?小球的振幅是否相同? 观察、思考 学生通过观察,掌握受迫振动的频率跟驱动力的频率相等的规律。并提出:“什么情况下受迫振动的小球振幅最大?” 【受迫振动的振幅】 观察实验,绘制振子随驱动频率变化的曲线。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弹簧振子在不同频率下的振幅变化。逐渐增大驱动频率,两个振子振幅逐均先增大,后减小。 作图、思考、讨论 引导学生在操作实验之前先制定方案,理解实验原理,培养学生的探究素养。 建立受迫振动振幅大小随驱动频率变化的关系,并且知道振幅最大时额定频率大的振子对应的驱动频率也较大。 观察实验 以一个小球带动其他小球摆动,观察振幅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引导学生观察受迫振动的小球的摆幅与小球的质量是否有关?与驱动小球的绳长有什么关系? 观察,思考,讨论,表达 学生发现受迫振动摆幅最大的小球的摆长跟驱动小球的摆长相同,即其固有频率与驱动小球独有频率相同。回顾刚才的弹簧振子实验,可以形成统一的观点:当受迫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等于驱动力频率时,振幅达到最大,称为共振。 【共振的应用】 共振筛、转速计等是共振的常见应用 介绍共振的应用,此时可以发散讲解,重点是如何实现共振。 聆听、思考 让学生形成知识间关联的习惯,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 课堂练习 在这绷紧的绳子上挂上四个球,A和D的长是L,B的长是L/2,C的摆长是3L/2。先让A动起来,其他个球也将随着摆动,那么BCD谁的振幅最小? 解析:A球先摆动,那他就会迫使水平绳跟着振动,水平绳又迫使BCD三个小球受迫振动,判断谁的振幅最小,只要看谁的固有频率与驱动力A的频率差距更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