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17870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 习作:游____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2-2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172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统编,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
  • cover
游 【教学目标】 1.学习在写作之前编写游记提纲。 2.按一定顺序把游览中的所见所闻写清楚,注意各部分之间的过渡。 3.品读例文,学习把印象或感受深刻的重要景物写生动具体。 4.学会评价他人的习作,进一步感悟写游记的要领。 【教学重难点】 1.按一定顺序把游览中的所见所闻写清楚,注意各部分之间的过渡。 2.品读例文,学习把印象或感受深刻的重要景物写生动具体。 【教学流程】 第一板块:温故知新说游记 1.谈话导入,了解难点。 师:今天和大家聊聊难忘的一次出游。用“时间+和谁一起+地点”的句式简单介绍一次出游经历。 (生说旅游经历) 师:把出游的具体经历写下来就是“记录旅行见闻”的游记。写游记你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小组内先讨论,提出自己的问题,把不能解决的记录下来。 (生交流,师汇总展示) 师:老师梳理了大家的问题,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1)不知道按什么顺序写游记,条理不清晰。 (2)容易写成“流水账”,没有突出的景点介绍。 (3)不知道如何确定重点景物。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向课文学习,研究游记的写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回顾课文,寻找方法。 师:本单元有两篇大师级作家的游记———巴金的《海上日出》和叶圣陶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我们来回忆课文,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出示表格) 篇目 写作顺序 重点内容 是否解决了你的写作困难 《海上日出》 《记金华的双龙洞》 师:从这两篇课文中,你知道了哪些写游记的顺序? 生:写游记的顺序可以是空间转换,也可以是时间变化,这样文章就有线索了。 师:写游记有顺序,可以让文章条理清晰,这就叫“观之有序,言之有序”。课文中作家所用的“移步换景”就是游览顺序在变化。游记写作要遵循的第一个要领就是“一条线索”。 生: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中,作者去了好几个地方,但详写的是外洞和内洞之间的孔隙,让我们知道了孔隙的特点。 师:真了不起!游览胜地往往有许多景点,写作时要学会选材,作出取舍安排,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这是第二个要领:“一处重点”。 师:那如何确定重点景物呢? 生:最有特点的景物。 生:自己最喜欢的景物。 师:说得都对!旅游是快乐的,参观过程中的一切都是新鲜有趣的,围绕什么来安排写作的重点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写作的第三个技巧:“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就藏在文字之中,或表达喜爱之情,或抒发赞叹之情……有情感的文字,读起来也更有温度。 师:一起来复习一下游记写作要做到的“三个一”: (师板书,生跟读)一条线索、一处重点、一种情感。 师:遵循这样的方法,咱们来编写游记的写作提纲。 第二板块:七嘴八舌话游记 师:请同学们根据提示完成写作提纲,再和小组内的同伴交流一下。 (生完成提纲,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师:自己确定的重点景物要详细描写,抒发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那其他景物是不是可以不写啦? 生:不对!要有详有略,可以略写。 师:对的,游览的过程当然是重点,但参观前和参观后的一些内容不是不要,而是次要的,可以简单带过,这样才是一篇完整的游记。 第三板块:火眼金睛评游记 师:如果把一篇游记比喻成一个人,提纲是它的躯干和四肢,那么想要把这些部分连接起来让人自如地活动,就得需要“关节”。请大家再默读两篇例文:《颐和园》和《七月的天山》。尤其注意旁边的“学习提示”,想一想什么是连接游览过程的“关节”。 生:我发现《颐和园》里“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这样的句子过渡很自然,作者像个导游一样,领着读者移步换景,看完了全部的景色。 师:《七月的天山》里有没有类似这样的过渡? 生:有!“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这几句也是起过渡作用的。 师:真是火眼金睛!游记不同段落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