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20730

24 唐诗三首《卖炭翁》课堂实录

日期:2025-01-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135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唐诗,三首,卖炭翁,课堂,实录
  • cover
《卖炭翁》课堂实录 师: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很多名篇佳作都有原型。比如《红楼梦》,它的生活原型是曹氏家族;《西游记》的原型是《玄奘西域行》;《三国演义》的原型是《三国志》里面的故事及历史人物……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白居易的《卖炭翁》,这篇流传千古的诗歌,它同样有其完整的生活原型,并且被记载在由韩愈编著而成的《顺宗实录》一书里面。接下来,请同学们一起来朗读一下《顺宗实录》里面的对“卖炭翁”原型的描写文字和白居易的诗歌《卖炭翁》。 生:(齐读《顺宗实录》节选文字与课文《卖炭翁》) 师:大家要注意,“系”字在这里读作“xì”,是“绑”的意思。那么,老师想请同学们分别概括或者复述一下这两则故事。 生:我来复述一下《顺宗实录》(节选)里所写的故事。这篇文章讲的是:曾经有一个农夫在去卖柴的路上遇到一个假称宫市的宦官向他索取柴木,然而在农夫给了宦官柴之后,他还要继续剥削农夫。最后,农夫被逼无奈,殴打了宦官。皇帝听闻这个消息后,罢免了宦官并赏赐了农夫,但却依然没有罢免赋税。 师:说得非常完整。这里面的“宫市”一词,大家理解起来可能有难度。在唐代德宗统治时期,皇宫的采买工作由宦官来负责。“宫”就是皇宫,“市”就是采买。“宫市”,就是太监以皇家的名义到集市进行采买。这本来是很正常的市场交易活动,可是在封建统治之下,这个宫市发展到最后就成为了“白望”,也就是在集市东张西望,白白索取百姓的东西。不仅如此,被宫市的那个人还要缴纳一定的门户钱,以表示与皇家做生意的荣幸。在这里我帮大家破解了“宫市”“门户”两个词,大家理解了吗? 生:理解了。 师:好的,那么《卖炭翁》又讲了什么呢? 生:我觉得《卖炭翁》讲述的是一个平民在卖炭的过程中遇到了两个宦官,他们拿着文书模样的东西要把他的炭带走,但却只给他很少的纱。 师:很好。这两个故事,一个是原型,一个是文学作品,两者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背景和故事情节大致相同,都叙述了太监借宫市的名义抢夺民财的故事。 师:对,这个概括就十分简练。还有吗? 生:情感态度相同。 师:这种情感态度又可以称为? 生:主旨。 师:对,那它表达了什么主旨呢? 生:对宫市的谴责和对百姓的同情。 师:除此之外,我们可以看到,这两则故事中的人物是否也相似?一个卖柴,一个卖炭。因此,这两则文言文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旨上都是相同的。既然这么多相似之处,为什么这一篇成为传世佳作,而《顺宗实录》(节选)这篇却知之寥寥呢?是什么原因使其出现了这样的差异?这其实和你们进行同一个主题的记叙文写作,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人物、素材都很接近,最后得分却相差悬殊是一样的道理。而这也是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通过对比阅读,感受《卖炭翁》的文学笔法。当你掌握并学会运用这种笔法之时,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是锦绣文章。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请同学们梳理一下这两篇文章的大致情节。注意故事的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要素哦。 生:第一段描写的是卖炭翁的样貌、生存境况,第二段是在讲述以绢换炭的事情。 师:好的,《卖炭翁》主要可以分为这两个层次的内容。那么《顺宗实录》(节选)按照这个感觉往下走,它的第一个层次是什么? 生:以绢换柴。 师:之后又是什么呢? 生:索要门户。 师:那农夫当然不肯咯,之后呢? 生:殴打宦者。 师:最后呢? 生:皇家裁决。 师:我们现在理顺了这两篇文章,大家通过这样的梳理发现了什么不同之处吗? 生:《卖炭翁》突出了最重要的故事情节,也着力描写了卖炭翁这个人。 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生: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而吸引人。 师:这个回答是我们答题时常用的套话。那么我们来看看《卖炭翁》到底描写了卖炭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