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二战后 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拉美一国 东欧八国 亚洲六国 苏联 拉美一国:古巴 亚洲六国:中国、老挝、越南、朝鲜、蒙古、柬埔寨 东欧八国: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 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民主德国。 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成为世界重要政治力量 壹·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1.从一国到多国: ①结合地图和课本,说说二战后出现了哪些社会主义国家。 壹·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1.从一国到多国: 面对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作何反应? 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指出: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美苏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1947年,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壹·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 为了适应冷战需要,应对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1949年,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 有利于东欧国家克服战后经济困难 但也将各国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 背景 目的 国家影响 经济互助委员会 经济 政治 社会主义壮大 成立“情报局”,加强对东欧各国共产党的控制,按苏联模式对这些国家进行全方位改造。 ③为了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苏联除了在军事上成立华约外,在经济上和政治上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实质:在东欧各国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苏联模式的推广。 壹·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2.苏联模式的推广: 政治 经济 军事 马歇尔计划(1948) 北约组织(1949) 杜鲁门主义(1947年) 两大阵营的冷战对峙 经互会(1949) 华约组织(1955)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947年) 壹·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3.中苏关系的发展: 1949.10.1 1950 中苏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49.10.3 1949.12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第一个承认新中国并与中国建交。 中苏建交 毛泽东访问苏联 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新中国掀起了学习苏联的高潮。 在中国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助中国156个项目。 列宁与十月革命 苏联模式 攻克柏林 美苏冷战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917 1918 1991 苏俄 苏联 十 月 革 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21 新经济政策 1922 苏联解体 1927 1928 农业集体化 社会主义工业化 1936 斯大林模式 俄罗斯 沙俄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把苏联改病了 把苏联改残了 把苏联改没了 贰·苏联的改革与发展 1.赫鲁晓夫改革: 赫鲁晓夫执政(1953———1964) 赫鲁晓夫(1894-1971年) 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着手经济改革 时间 内容 政治 经济 局限性 1956年-1964年 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 发动垦荒运动 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 取消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 取得一定成效,但依旧以失败告终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贰·苏联的改革与发展 2.勃列日涅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时代(1964-1982) 勃列日涅夫(1906-1982年) 重心:重工业 时间 内容 结果 评价 ①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②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 改革仍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呈现出畸形发展状态。 1964年-1982年 一些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常规武器、核武器、航天技术可以同美国抗衡,但轻工业产品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 贰·苏联的改革与发展 3.戈尔巴乔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1931年出生) 戈尔巴乔夫时代(1985-1991) 时间 内容 经济 政治 结果 评价 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