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单元综述】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各国国家制度和国情不同,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方式各异,但也呈现出相互学习、借鉴的特点。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 素养解读 1.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 2.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1.比较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考核制度和监察制度,了解其特点和发展趋势。 2.以唯物史观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观点为指导,分析选官制度、考核制度和监察制度的影响及其时代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官员选拔方式的变化,以及官员考核、监察的方法 难点:掌握官员选拔方式演进的内在规律以及不同时期选官制的利弊 【时空定位】 【知识解读】 察举和征辟:察举是西汉选官常用的方式,指的是由地方官员将其辖区内的人才推荐给朝廷的方式。此外,皇帝和高级官员也可以征聘有名望和才能的人做官。由朝廷征聘的官员为“征”,由高级官员征聘为自己属官的为“辟”,二者统称为征辟。 孝廉: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也是察举制常科中最主要、最重要的科目。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前134年)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不久,这种察举就通称为举孝廉,并成为汉代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成为汉代选拔官吏和任用升迁的清流正途。东汉中期之后,察举不实。 上计制:起源于战国,完善于秦汉,是考核地方官员的一项重要制度。每年岁末,各县要将上级规定的户口垦田增减等内容,上报给所属郡国,再由郡国上报给中央,作为考核的依据。上报的内容也不限于上述内容,如行政建制、吏员编制等情况也在统计范围之内。对秦汉中央集权加强起到重要作用,但各级官员也往往以虚假材料欺骗中央。 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又称门第、衣冠等。东汉的累世公卿,经学世家等豪强世族,魏晋时期有特殊地位的地主阶层是门阀的前身。曹魏行九品中正制使其取得政治特权,西晋的占田制又使其取得经济特权,遂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典型门阀制度。这种制度在东晋达到鼎盛。 铨选:铨选是指是唐宋至清选用官吏的制度。唐五品以上官员由皇帝任命,六品以下官员除员外郎、御史及供奉官外,文官由吏部,武官由兵部,按规定审查合格后授官,称为铨选。后各代除高级官员由皇帝任命外,凡经科举考试、捐纳或原官起复等,均须赴吏部听候铨选。唐以后,铨政代有更易,然大抵不外集吏考试量人授官之义。清中叶后,铨选又分为外补与部选两途,而选政遂成具文,但循例掣签而已。 【主干知识】 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学习聚焦:重法吏、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是秦汉魏晋南北朝官员选拔的主要制度和用人特点 1、选官制度: (1)先秦的选官制度: 先秦的选官制度经历了:①西周至春秋的世官制(即世卿世禄制),形成贵族政治;②春秋战国时期的荐举和功劳制(军功爵制)等,到秦朝形成官僚政治(三公九卿)。 (2)汉代的察举选官制度: ①确立:汉武帝下诏令各郡国举孝廉,标志着察举制的形成。 ②选官依据: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品行)。(品德、才能) ③分类:察举分常科和特科(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秀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④评价:是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为两汉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弊端:容易任人唯亲,容易形成小集团)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察举制弊端逐渐显露,察举制无法推行,出现了新的选官制度)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