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67656

14.1《故都的秋》课件(共3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11-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149184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4.1,故都的秋,课件,39张,ppt,统编
  • cover
(课件网) 郁达夫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似乎都有一种悲秋情结,很多的诗人、作者都曾写过关于秋的篇章,请回忆我们学过哪些和秋有关的诗句。 导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教 学 目 标 1、了解郁达夫生平经历,从而理解作者所展现的审美情趣。 2、梳理文章结构,品味文章的语言,掌握借景抒情的写法。 3、诵读课文,领略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观情感。了解作者在描写故都风物“清”、“静”、“悲凉”的特点。 4、体会作品的感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境。 壹 秋 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 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革命烈士。曾留学日本,毕业于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现名古屋大学)和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 知人论世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8月。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贰 秋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题解 故都的秋 都:京城,千年古都,经济文化政治中心,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京城浓烈而醇厚的文化气息让作者心醉神迷。 故:过去的,消逝在时间深处的,有一种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沉重感。 “秋”字点明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整体感知 散文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 整体感知 请为本文划分层次 明确 第一部分(1-2):指出北国之秋的特点。 第二部分(3-12):描写了故都的清秋景象。 第三部分(13-14):对比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指出南国秋色味不如北国浓。 叁 秋 文本研读 文本研读———第一部分 文本研读 一、作者眷恋的“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请在原文中找到原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清、静、悲凉———奠定了全文的基调和底色 文本研读 二、思考:本文主要写北国的秋,作者为何要在开篇写江南的秋?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1、通过对比写南国的秋味不如北国的秋味,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爱之深、情之切。 2、文章在开头和结尾都以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作对比,结构上构成了首尾呼应,抒写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深爱之情。 文本研读———第二部分 文本研读 三、郁达夫笔下的北国之秋描写了哪几幅图景? 清晨静观图———3节(秋院) 落蕊轻扫图———4节(秋槐) 秋蝉残鸣图———5节(秋蝉) 闲话秋雨图———6到10节(秋雨) 胜日秋果图———11节(秋果) 文本研读 四、这几幅图中,作者是如何表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请填表格) 画面 清 静 悲凉 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