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71652

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4-11-2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6次 大小:75574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6课,国家,出路,探索,列强,侵略
  • cover
(课件网)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瓜分中国的狂潮 01 02 03 04 目录 CONTENT 4 一、太平天国运动 (一)背景 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 材料二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三 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1.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2.清政府吏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3.自然灾害频发,百姓生活困苦 背景 材料四 洪秀全出身农家,四次科考失败。在第三次科举落榜后,他无意中得到了《劝世良言》(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洪秀全受其启发,创立拜上帝会,假说自己是上帝次子,号召群众推翻清政府,建立人人平等的“人间天国”,这也是农民阶级几千年的梦想,农民群起响应。 4.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洪秀全 背景 [微点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主要是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推动下激化的结果,所以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的尖锐。它的主要斗争矛头是反抗清政府。(但它又历史地肩负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 ◎太平天国(1851———1864) 永安建制 1851年9月 定都天京 1853年3月 军事鼎盛 1856年 天京事变1856年 金田起义 1851年1月 《天朝田亩制度》 重建 领导核心 天京陷落 1864年 洪仁玕 《资政新篇》1859 政治、军事上开始衰落 全盛 转折 北伐:推翻清政府 西征:巩固天京大本营 (二)过程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亦然。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 1.目的: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2.内容:①绝对平均分配土地、物资;②圣库制度分配产品,财产归公。 3.评价: 革命性: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体现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落后性: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目标,未超越封建主义范畴; 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脱离实际,无法实现;不利于调动农民的 生产积极性;战争环境,未能实施。 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封建纲领 圣库制度:太平天国时期实行的一种公有共享经济制度。农民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全部缴纳圣库。定都天京前,保障部队供给,吸引农民参加革命和保障军事纪律等;后期成为供太平天国各王、将领等取用的来源。 《天朝田亩制度》 2.内容: 1.目的:挽救危局,改革内政,振兴天国。 进步性:是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主张向西方学习,提倡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了社会发展潮流。 局限性:不是农民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没有涉及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土地),缺乏实践的客观环境基础。 3.评价: 政治:以法治国,官吏由选举产生。 经济: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文教:设立新式学堂。 外交:主张与外国平等交流,反对干涉中国内政。 《资政新篇》书影 《资政新篇》1859年(洪仁玕)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革命性: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 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脱离实际,无法实现。 落后性: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目标,未超越封建主义范畴。 太平天国时期的田凭 《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 2.评价 一、太平天国运动 (一)背景 1.1851年、洪秀全、杨秀清、金田起义 (二)过程 2.185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