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68656

2015-2016北京课改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件:第6课《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共41张PPT)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30245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15-2016,PPT,41张,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6课,北京
  • cover
课件41张PPT。在我国北京的圆明园,曾经是一个世界奇迹。但现在是一片断瓦残垣,你知道是为什么吗?请同学介绍圆明园。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是法国作家雨果答复强盗头子布特勒的一封信,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来看待这件事的。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法)雨果 学习目标1、品析文章语言,理解文中修辞方法的作用和反语的含义? 2、主动探究和讲读法? 3、正确了解作者的立场和观点。树立爱国精神。重点:品析文章语言,理解文中写作手法的作用和反语的含义? 难点:正确了解作者的立场和观点。树立爱国精神。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雨果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文学常识、字词;了解背景; 2.读书,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结构; 3.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归纳字词赞誉 珐琅 惊骇 晨曦 瞥见 yùfǎ lánghàixīpiē劫 掠 箱箧 野蛮 jié lüèqièmán一、注音:二、解词:珐琅: 眼花缭乱: 又称“佛郎”“法蓝”,其实又称景泰蓝,是 一外来语的音译词。形容眼前的景象复杂纷繁,使人感到 迷乱。二、解词:惊骇: 不可名状: 晨曦: 惊慌害怕。骇:震惊、害怕。 名:用语言说出。状:描绘,形容。 不能说出来的。比喻不能够用语言来 形容,描绘的。清晨的太阳光。二、解词: 瞥见: 剪影: 洗劫: 一眼看见。照人脸或人体的轮廓剪纸成形。比喻对 于事物轮廓的描写。把一个地方或一家人家的财物抢劫一空。荡然无存: 富丽堂皇: 箱箧: 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 毁坏,消失尽净。空荡荡的什么东西 也不存在了。 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 点没有留下。 富丽:华丽;堂皇:雄伟,盛大。 形容宏伟华丽,气势盛大。也形容诗 文词藻华丽。箱子。 箧:箱子 (一)设问:读书,根据驳论知识及上篇课文分析,概括本文各段内容,划分结构。1、点拨:有无批驳的靶子?在那段?作者还写了什么?第一部分:摆出巴特雷上尉的观点,交代写作缘由, 引出赞誉(1) 第二部分:热情赞美圆明园的辉煌灿烂(2、3) 第三部分:强烈谴责英法联军的侵略罪行(4-9) 第四部分:总结全文,呼应开头,结束赞誉(10) (二)理解课文,体会课文在赞誉、谴责中所表明的观点。设问:从2-9段中提炼出作者的观点。 1.点拨: ①从2、3段作者对圆明园的赞誉中提炼观点,区分观点和材料; ②从4--9段作者对英法的谴责中提炼观点,区分观点和材料。(1)圆明园是世界奇迹,属于各国人民, 属于全人类。 (2)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洗劫、放火是野蛮 的强盗行径。将受到历史的制裁。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及对比手法,体会其中的由衷赞美之情。 2.理解文中的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中的愤慨和谴责。 3.理解雨果先生的博大正义的胸怀。了解屈辱的历史,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民族自强感和责任意识。(一)理解一份盛赞。1.提问、引入:2、3段写了什么?表明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2.设问:精读2、3段,分析作者用怎样的方法盛赞圆明园的? (1)用了优美的景物描写,表达了对东方艺术 奇迹圆明园由衷赞誉、仰慕之情。(暗含着对英 法劫掠、焚毁人类文明奇迹的愤激之情。) (2)运用对比,把圆明园和巴特农神庙对比: 巴特农神庙是一件艺术作品;而圆明园是幻想 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从而突出圆明园的艺术价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