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90907

广东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3次 大小:3797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广东省,2024-2025,年高,三上,学期,11月
  • cover
高三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地球上的水、水的运动、植被与土壤、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灾害、滚动前面内容(约3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雪岭云杉是天山林海中特有的高大针叶树种,苍劲挺拔、四季青翠,75%生长在天山偏北坡,在4000多万年前由青藏高原迁徙而来。桦树、杨树等落叶阔叶树是天山当地的先锋树种,成林后逐渐被雪岭云杉取代,演变成雪岭云杉林。据此完成1~3题。 1.推测雪岭云杉林分布环境的水热特点是( ) A.冷湿 B.冷干 C.暖湿 D.暖干 2.雪岭云杉不能成为当地的先锋树种,推测可能是因为其幼苗不耐( ) A.大风 B.贫瘠 C.强光 D.盐碱 3.天山当地落叶阔叶树成林后逐渐演替成雪岭云杉林,说明雪岭云杉比桦树、杨树等落叶阔叶树种( ) A.生长快 B.高度高 C.叶片多 D.树干粗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甲、乙、丙、丁、戊5种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其中乙土地利用类型分布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据此完成4~6题。 4.甲、丙、丁、戊示意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甲———林地 B.丙———草地 C.丁———耕地 D.戊———荒漠 5.与丙土地利用类型相比,丁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 ) A.淋溶层更薄 B.含水量更高 C.剖面构造更复杂 D.腐殖质层更薄 6.最可能改变乙地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的环境变化是( ) A.地壳运动 B.太阳活动 C.气候变化 D.生物入侵 古济水发源于济源市王屋山,以地下河向东潜流七十余里,行至黄河再次潜行,在地下穿越黄河后,在黄河南岸荥阳浮出地面入古荥泽。之后向东流经原阳时,又再次潜行,至定陶和汶水汇合,后来逐渐改叫清河。1855年黄河铜瓦厢决堤后,由夺淮入海改从山东入海,古济水彻底消失。下图示意古济水与现代黄河下游河道位置关系。据此完成7~9题。 7.影响古济水三次潜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质构造 B.地形起伏 C.气候变化 D.湖泊分布 8.在古代,济水比黄河下游( ) A.流量大 B.流量变化小 C.泥沙含量少 D.河床高 9.古济水最终彻底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 A.上游引水 B.下游淤积 C.海水上涨 D.黄河改道 随着深度增加,海水各层的物理性质不同,被称为“层化”。全球变暖过程中,海洋吸热最多,不但使海水“层化”现象加剧,还会影响海洋渔场的发展。据此完成10~12题。 10.全球变暖以来,海洋吸收热量最多的主要原因是( ) ①海洋面积大 ②海水比热容大,升温幅度大 ③海洋生物密集,消耗热量多 ④海水透明度高,反射率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全球变暖使海洋“层化”现象加剧,根本原因是表层海水( ) A.升温快 B.蒸发弱 C.盐度低 D.密度大 12.“层化”现象加剧对海洋渔场的影响是( ) A.海水垂直运动减弱,鱼向深海集中 B.海水垂直差异增大,鱼类品种增多 C.表层营养盐类减少,鱼类饵料不足 D.鱼类垂直迁移减少,渔场面积扩大 尼亚加拉瀑布诞生于刘易斯顿,基岩由两部分组成(罗克港白Ⅹ岩和罗切斯特Y岩)。瀑布平均每年后退1~1.5米,是世界上“行走”最快的瀑布,且在后退过程中,落差一直保持稳定。下图示意尼亚加拉瀑布地质纵剖面及周边区域。据此完成13~15题。 13.尼亚加拉瀑布基岩类型最可能是(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 14.推测尼亚加拉瀑布的诞生是由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