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95055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课件含视频)-2024-2025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统编版2019)

日期:2024-11-2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56次 大小:1535473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编,上册,纲要,历史,中外,学年
    (课件网) 导入新课 近代列强对中国一系列的侵略行为 导入新课 近代列强对中国一系列的侵略行为,先辈们对抵抗列强,富强国家的道路探索。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十六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时空坐标 一、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 1.原因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所以有史学家评价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材料二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 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三 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材料四 对世世代代沉溺于愚昧之中的千百万小农来说,宗教语言是最容易理解的语言,神秘的力量是最可信赖的力量。 (1)外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2)内因:清政府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根本原因 (3)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4)洪秀全受基督教影响,创立拜上帝会。 直接原因 (一)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一、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 (一)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2.过程 阶段 主要大事 开始(1851) 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发展(1853) 永安建制 初创政权 → 定都天京 与清对峙 全盛(1853) 三路出击,军事全盛 《天朝田亩制度》 转折(1856) 天京变乱,由盛转衰 挽救危局(1859) 重组核心 《资政新篇》 失败(1864) 天京沦陷 一、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 (一)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3.纲领 (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亦然。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 ———摘自《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 ①按人口平分配土地 ②圣库制度分配产品 → 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 反映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①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②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目标,未超越封建主义范畴。 ③绝对平均主义,严重脱离实际,无法实现。 评价: 政治:主张中央集权、“以法治国”、舆论监督和直接选举官员。 经济:鼓励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提倡保险事业。 社会: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 文化:反对迷信,提倡新式教育。 外交:中外自由通商,平等互利。 (2)地位:提出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进步性:向西方学习,提倡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潮流 局限性:①没有解决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无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②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未能实施。 (1)内容: (3)评价: 3.纲领 (1)后期:《资政新篇》 一、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 (一)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一、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 (一)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①客观上:没有一定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分田方案。 ②主观上: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都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③根本上: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①客观上:当时处于战争环境; ②主观上:它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 ③根本上: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 《天朝田亩制度》代表了农民的愿望,《资政新篇》代表了中国发展的方向,两者为何都不能实现? ①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 ②不能冲破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