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95306

3.1《水循环》教学设计(表格版)

日期:2025-01-0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372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水循环,教学设计,表格
  • cover
《小水滴旅行记———水循环》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在本条课程标准中,针对的主体是学生,要求学生能“运用示意图”,会“说明”,点明了学习行为的条件和层次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制作模型,并自主梳理水循环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学习的主要内容:水循环的过程、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水循环的过程是在水的三态变化的基础上,将水循环的各个环节联系起来,形成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的水循环。在理解水循环过程的基础上,将其运用到具体区域中,分析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教师要创设适当的地理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教材从“水循环的过程和类型”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两个方面叙述水循环。 教材引入诗词《将进酒》,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水循环。课本首先介绍水循环的概念,提出水循环是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主要环节组成的连续运动的过程。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该部分重在从不同的空间范围动态、综合地分析水循环,学会利用水循环原理分析人类活动影响水循环的环节。 水循环把四大圈层联系起来,使地球上不同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水循环还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该部分把水作为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从多方面分析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强调水循环作为“重要联系纽带”联系四大圈层、联系海洋和陆地。 【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水是学生接触较为频繁的自然要素。同时,水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也使他们对自然界中的水存在发自内心的关注与亲切感。学生处于高一年级,初中所学知识及生活经验仅限于了解自然界中水体的简单存在形式,如液态水体———江、河、湖、海、雨,气态水体———水蒸气等,不能理解自然界中水循环过程。同时,有关水体类型的名称、含义及相互转换是学习水循环的重要基础,学生可能不知道或者先前学过已经忘记,教师应补充讲解。 【学习目标】 1.能制作并运用水循环示意图(模型),说明水循环的过程、类型和主要环节。(地理实践力) 2.结合地区实例,分析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3.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增强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认同人类活动与水循环的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教学评价】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水平1、2 水平3、4 目标1:运用水循环示意图(模型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类型、环节。 评价任务1:结合实际案例,说明水循环的过程、类型和环节。 能说出水循环的环节、类型。 能够结合水循环环节,分析、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并根据空间分布进行分类。 目标2:分析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评价任务2:结合华北平原的地理环境,分析水循环对其地理环境的影响。 能说出华北平原优越的地理环境,并跟水循环相联系。 能结合华北平原的地理环境受水循环的具体影响,总结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目标3:说明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树立人类活动与水循环的协调发展观。 评价任务3:能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人类与水循环的相互关系。 能做对习题,并分析原因。 结合区域背景、水循环基础知识分析习题,并升华为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制作并运用水循环示意图(模型),说明水循环的过程、类型和主要环节。(地理实践力) 教学难点: 结合地区实例,分析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区域认知、综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