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酒泉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5.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年是太阳活动峰年。10月10日晚间到11日晚间,出现强磁暴现象,12日出现了小到中等的磁暴,随后逐渐恢复平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下一个太阳活动峰年可能是( ) A. 2028-2 029年 B. 2030-2031年 C. 2035-2036年 D. 2039-2040年 2. 此次磁暴爆发对我国的主要影响是( ) A. 导致地表温度明显升高 B. 干扰天宫空间站与地面通信 C. 直接导致作物停止生长 D. 造成太阳大气层结构改变 2024年11月4日凌晨,印度尼西亚勒沃托比火山发生剧烈喷发,大团炽热的火山灰混着7.石块、岩浆喷涌而出,蔓延的火山灰导致周围多个机场临时关闭,仅11月13日一天,航空公司就取消了90多个航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 A. 地壳 B. 岩石圈 C. 地核 D. 地幔 4. 火山爆发后对当地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A 昼夜温差减小 B. 太阳活动减少 C. 地面辐射增强 D. 极光现象增加 2024年7月,浙江自然博物院的古生物研究团队通过化石研究,确定了一种暴龙类恐龙的新属种,命名为“徐氏亚洲暴龙”,徐氏亚洲暴龙的生活年代距今已有7200万年至6600万年。图1示意徐氏亚洲暴龙头骨化石,图2示意部分地质年代表。完成下面小题。 5. 徐氏亚洲暴龙最可能生活( ) A. 侏罗纪早期 B. 侏罗纪晚期 C. 白垩纪早期 D. 白垩纪晚期 6. 推测该恐龙的生存环境最可能是( ) A. 冷湿的湿地 B. 暖干的草原 C. 湿热的森林 D. 寒冷的冰原 人工智能(AI)广泛应用于场景生成。下图示意AI技术生成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参与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包括( ) ①化学溶蚀②风力吹蚀③冰川刨蚀④重力崩塌⑤流水侵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④⑤ D. ③④⑤ 8. 图示景观处于( ) A. 石笋为主的时期 B. 石芽为主的时期 C. 峰林为主的时期 D. 残丘为主的时期 2024年7月4日,青岛国家高空气象观测站释放的首个北斗探空仪,飞升终止在3万米的高空。完成下面小题。 9. 北斗导航系统探空仪在升空过程中( ) A. 气温经历了降低→升高→降低 B. 上升初期可能经历云雨等变化 C. 平流层可能会遭遇强对流天气 D. 气压经历了降低→升高→降低 10. 在北斗探空仪飞升终止的大气层( ) A. 地球引力小,大气粒子全部逸散 B. 存在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辐射 C. 杂质含量低,能发生极光现象 D. 存在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信号 2023年,新疆多地开春较历年同期提前10天以上,各地加强了融雪型洪水的防范,大量融冰随洪水而下易切割河岸、堆积堵塞河道。气温回暖较早,农民提早播种早春作物,覆盖地膜以保障农作物正常发芽生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农民播种早春作物时覆盖地膜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蒸发 B. 蒸腾 C. 地表径流 D. 水汽输送 12. 新疆融雪洪水发生时,大量融冰随洪水而下切割河岸,反映了水循环( ) A. 影响区域气候和生态 B. 可平衡地区之间热量收支 C. 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D. 是海洋和陆地联系的纽带 海洋表面的海水并不是静止不动的,海水运动的形式是复杂多样的,人类对海水的利用形式多样。2024年海南省冲浪锦标赛于10月10日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