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史料互证《国语·周语上》记载:“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1952年考古学家发现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和史料描述中的夏朝范围符合,成为了证明史书记载中的夏朝确有存在最有力的证据。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二里头文化遗址属于一手史料 B.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相互印证 C.实物史料在史料中的价值最高 D.二手史料具备较高的文化价值 2.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出现了“君”“臣”“巫”“工”“奴”等表明身份的字。这反映了商代( ) A.私有观念的产生 B.早期国家的形成 C.手工业的繁荣 D.分封制的成熟 3.周平王迁都洛邑之后,出现了“春秋争霸”的局面,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这说明下列哪一制度开始走向衰落( )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4.在商朝,商王经常主持“求晴雨”活动;甲骨卜辞中常见到商王卜问各地“受年”“受禾”“受黍年”的情况。由此可知( ) A.商朝多次迁都 B.百姓赋税沉重 C.贵族乐于祭祀 D.商王重视农业 5.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封召公奭于燕,都蓟。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6.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以下对这一阶段相关史实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禹建立的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②商代铸造了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③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西周开始 ④夏、商、西周都是因为末代君主暴政而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夏商西周时期,水利工程兴修较少,少有山林开发;春秋战国时期,大量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兴修水利工程。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兼并战争连绵不断 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铁制生产工具的使用 D.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 8.据统计,从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至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的二百五十五年中,有大小战争二百三十次。战争打起来,双方动辄出动几万至几十万人。齐国灭了14个国家,鲁国灭了13个,秦国灭了14个,晋国灭了25个,楚国灭了60多个。这表明当时的主流是( ) A.诸侯争霸,王室衰微 B.铁制工具进一步推广 C.兼并战争,走向统一 D.民族融合,互相交流 9.六国的人说:“秦国的军队是虎狼之师,秦国的军队打仗,一个个眼睛都红了,就像猛兽一样,巴不得多砍几个人头。”秦国的士兵之所以打仗勇猛,是因为有一个强大的政策在激励着他们。这个强大的政策是( ) A.承认土地私有 B.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C.奖励耕织 D.奖励军功,按功授爵 10.小华同学在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内容时,制作了下面的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早期国家的建立 B.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1.“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这是哪一思想家的言论( )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12.《黄帝内经》着重阐释人类生命活动规律及其思维方式,用以指导对疾病病理的认识、诊治和预防。这凸显了《黄帝内经》( ) A.理论体系完善 B.思想内容丰富 C.提倡预防疾病 D.尊重生命规律 13.它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献纪录,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由于有了一脉相承发展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没有中断,这为研究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社会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文中的“它”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竹帛书 D.篆书 14.小李同学参观殷墟博物馆,发现展出的商代人骨普遍有明显跪坐姿势形成的痕迹。查找资料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