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秋八年级学段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70 分钟 分值:100 分 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26 个小题。 2.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答案,非选 择题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 3.考试结束,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 36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 分。每小题 3分,共 36 分) 1. 北京时间 2024 年 8 月 1日凌晨,在巴黎奥运会男子 100 米自由泳决赛中, 19 岁的潘展乐游出 46 秒 40 的好成绩,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方式赢得冠军,为中国游泳队贡献了本届奥运会的首枚金牌,下列数据符 合实际情况的是( ) A.金牌直径约为 60cm B.潘展乐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 21.6m/s C.潘展乐的身高约为 19.2dm D.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间约为 50min 2. 下列选项对图中情景描述错误的是( ) A.甲图中钢尺伸出桌面长度越短,音调越高 B.乙图中的两列声波的音色不同 C.丙图中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丁图中的海豚只能接收到超声波 3. 某同学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记录了五次测量结果分别是 4.82 cm、 4.83 cm、 4.95 cm、 4.8l cm、 4.83 c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错误数据是 4.95cm B.物体的长度应取 4.8225cm C.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减小误差 D.该同学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是 1mm 4. 如图,盲人用手杖敲击不同的盲道导航地砖辨别不同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砖发声是由地砖振动产生的 8 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 3×10 m/s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块地砖产生声音的音调不同 D.导航地砖主要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5. 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也会发生汽化现象 B.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的“白气”实际是水蒸气 C.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若撤去酒精灯,水会停止沸腾 D.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是因为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 点且水沸腾时需要吸热 6. 关于物态变化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水凝固形成的 B.利用干冰制造的“烟雾”是干冰熔化形成的 C.夏天吹风扇感到凉爽,是因为风加快了汗液的蒸发且蒸发要吸热 D.与 100℃的热水相比,100℃的水蒸气造成的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汽化时要放热 试卷第 1页,共 6页 7.“双减”之后,苍溪县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某学校开办了“厨艺” 兴趣班,学生煮菜后提起锅盖,发现水从锅盖上流下,锅盖上的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A.先升华后凝华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熔化后液化 D.先凝固后汽化 8. 如图是小明用水浴法探究海波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小明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热水中(如图甲), 根据温度计 A 和 B 的示数,绘制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海波是晶体,其沸点为 48℃ B.海波熔化过程持续了 10min C.第 10min 后,大试管内仍可能有固态海波存在 D.第 10min 后,将大试管取出并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海波的温度将立即下降。 9.“井底之蛙”这一成语大家都很熟悉。下列光路图(图中的井中无水)能解释“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的是( ) A. B. C. D. 10. 图甲为我国古代的“节能灯”———省油灯”,图乙为其部分剖面示意图。向灯盏夹层内注水,有助 于减慢油的蒸发,达到省油的目的。关于“省油灯”减慢油蒸发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低油的温度 B.减小油的表面积 C.减慢油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 D.减少油的体积 11. 小梦同学利用激光笔、平面镜 M、可沿 ON 转折的光屏 EF 等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