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 氧气的制取 第1课时 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C919完成了首次商业航班飞行。飞机上使用的氧气发生器以氯酸钠为产氧剂。氯酸钠能产生氧气的原因是其含有 (选填“氧元素”“氧分子”或“氧离子”)。 基础堂清 1. 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 ) A.氧化汞受热分解 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受热分解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忘了加二氧化锰,结果为 ( ) A.没有氧气产生 B.产生氧气的速率很慢 C.产生氧气的总质量减少 D.能迅速产生氧气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①点燃酒精灯、②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的是 ( ) A.①⑦③②⑤④⑥ B.⑦③②①④⑤⑥ C.⑤⑦③②①④⑥ D.⑦③①②⑤④⑥ 4.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 A.连接实验仪器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装入高锰酸钾 D.结束时先停止加热 素养日清 5. 如图所示,滴下少量过氧化氢溶液后,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6.(中考真题改编)下图是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的有关实验示意图。 (1)图一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加热药品前使试管均匀受热的具体操作是 。 (3)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可从图一中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 (4)图二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为检验产物二氧化碳,Ⅳ中倒入的试剂为 。 3.2 氧气的制取 第2课时 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同学们对竹子内的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用数字传感器测得氧气在竹子内的气体的含量约为16%。若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满竹子内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基础堂清 1.下列各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及验证氧气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2.某气体既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又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一定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 A.易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 B.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 C.不易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 D.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 3.做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先后顺序,如果顺序错误可能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产生严重后果。下列实验的先后顺序关系正确的是 ( )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再加热药品 C.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停止加热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D.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先将集气瓶从水中取出正放于桌面,再盖上玻璃片 4.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C.若某反应忘添加催化剂,反应结束后,生成物的总质量会减少 D.某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该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5.某同学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中,其结果与只加热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 ( ) A.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增加 B.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质量增加 C.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质量不变 D.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不变 6.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氢气+氧气水 B.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 C.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D.氢氧化钾+盐酸氯化钾+水 7.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