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 二氧化碳 第1课时 在生活中,大家都喝过碳酸饮料。打开饮料瓶盖时,常会发出“咝”的声音,并有大量气泡产生,你知道这里面的气体是什么吗 基础堂清 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不能溶于水 B.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易升华 D.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组成:均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性质:CO2、CO都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用途: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可作燃料 D.危害: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一氧化碳会使人中毒 3.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小南同学做了以下实验,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步骤1瓶内气压会减小 B.步骤2中试剂瓶标签朝向手心是为了防止试剂腐蚀标签 C.步骤3中可以看到酚酞溶液变红 D.步骤4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4.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的正确方法是 ( ) A.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 B.通过红热的铁丝 C.用燃着的木条点燃 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5. 一次性鉴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样品,最好选用的方法是 ( ) A.分别测量气体的密度 B.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 C.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 6.如图所示,在一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容器中有一支燃着的蜡烛,现用一只杯子将蜡烛罩住,猜想一下,杯子内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 ) A.蜡烛正常燃烧,液面不变 B.火焰逐渐熄灭,液面下降 C.蜡烛燃烧得更旺,液面上升 D.火焰逐渐熄灭,液面上升 7.为探究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设计实验装置如图(夹持仪器省略),捂热干冰所处位置的玻璃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处试纸先变红色,发生分解反应 B.c处试纸变红色,使石蕊变色的是CO2 C.d处火焰先熄灭,CO2不支持燃烧 D.b与c、d与e现象对比均可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 8.如图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 (1)现象: 。 (2)该实验能说明二氧化碳的两个性质,它们分别如下: ①物理性质: ; ②化学性质: 。 (3)由上述结论可推断CO2的重要用途之一是 。 素养日清 9.(中考真题)下列方法能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 ( ) A.闻气味 B.观察颜色 C.伸入燃着的木条 D.倒入澄清石灰水 10. 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蒸馏水中(如图),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试管内液面下降 ③试管内溶液变红 ④试管内溶液变蓝 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⑤ 11. 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实现二氧化碳相对“零排放”。 (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有以下两个过程: 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②自然界中的水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从物质转化的角度看,上述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而产物却完全不同,其原因是 。水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的化学方程式是 。 (2)二氧化碳可被压缩成液态,封存在地质结构中。从微观角度解释二氧化碳能够压缩成液态的原因: 。如果CO2被封存在含氢氧化钙的地下碱水层中,则可转化为固态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合成气”(H2和CO的混合气体)。以“合成气”为原料生产甲醇(CH4O)时,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应使“合成气”中H2和CO的分子个数比为 。 5.3 二氧化碳 第2课时 女王的皇冠上镶嵌着一颗珍珠,一天,女佣偷了这颗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