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12517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4-11-1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37897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6课,中国,赋税,制度,演变,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为什么大部分的王朝被推翻的时候,国库都是空的? 为什么汉武帝时期有能力把匈奴赶出去? 为什么岳飞军权在手,最后却壮志难酬? 为什么满清王朝在鸦片战争之后还能苟延残喘好几十年?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选择性必修一第5单元 第16课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了解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实行。 01 PT·ONE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赋税指历代统治阶级用强制方法向人民征收的实物、银钱等 徭役即历代统治者强迫人民从事的无偿劳役,包括军役、力役、杂役等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先秦时期———贡赋制度(简要了解) 1.诸侯对周天子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 2.实行井田制 铁犁牛耕出现 井田制逐渐瓦解,诸侯国财政收入减少 春秋战国 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 鲁国:“初税亩”(BC594) 秦国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 根据土地多少和好坏征收赋税。 是指无论公私田,按亩收税 承认 土地私有制 ◎鲁国 初税亩 按田亩征税 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推行小家庭政策。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先秦时期———贡赋制度(简要了解)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前221年 前207年 前202年 220年 9年 25年 东汉 西汉 秦朝 秦朝 汉朝 田赋 人头税 徭役 田赋税率极高 (收泰半之赋) 口赋(人头税)极重 更卒 与民休息、税率大大降低 (汉高祖十五税一、汉景帝三十税一) 口赋(7—14)每人每年20钱,武帝加3钱 算赋(15—56)每人每年120钱,商人和奴婢加倍) 财产税(如车船税、算缗钱、税民资等) 正卒 戍卒 更卒:在本郡或本县,修筑城垣、道路、河渠、宫室以及运输粮食等,为期一个月 正卒:指到郡国和京城服兵役,役期一般是两年 戍卒:指到边塞屯戍,役期一般是一年 田赋口赋都极重 田赋较轻但人头税重 (一)秦汉时期 汉朝每户一年赋税负担表 特点:舍地而稅人,即人头税远高于土地税(统治者对人民的控制力较强) 租调制、租庸调制的基础是均田制 魏晋 租调役 租庸调制 隋朝 唐朝 租调制 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在此基础上,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907年 618年 581年 780年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二)隋唐时期 租:田租,即土地税 谷物 调:户税 每户向政府缴纳定量的绢和布 庸:代役税 纳绢或布代役称之为庸。 P93史料阅读 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绝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纯者,兼调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 ———《旧唐书·食货志上》 纳绢布代役,人身开始自由 有田则有租, 有家则有调, 有身则有庸。 —(唐)陆贽 创新之处 作用: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有了保障。 “所授之田,十分之二分为世业,余以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授之;口分则收入官,更以给人。” ———《旧唐书·食货志上》 租调制、租庸调制的基础是均田制 魏晋 租调役 租庸调制 隋朝 唐朝 两税法 租调制 907年 618年 581年 为什么要实施两税法? 怎么实施两税法?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唐中期土地兼并导致 均田制遭到破坏。 780年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二)隋唐时期 民众逃亡&土地兼并 户籍损坏,人口不实 均田制遭到破坏 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财政收入锐减 封建经济的发展,经济基础影响上层建筑 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迭,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乃盗起兵兴,财用益绌,而租庸调税法,乃陷于败坏。 ———《新唐书》 唐中后期:两税法 至是,炎建议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