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https://preview.21cnjy.com/f2/2024/11/21/210db00fde50e915bdbc43c436028122.png)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课题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它课□ 教学内容分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统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鲁迅作品,讲述鲁迅少年时在私塾里随寿镜吾先生学习的故事。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学习鲁迅作品的写作特色,体会其深刻思想内涵和情感,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的注意力难较长时间的集中,对略显深奥的鲁迅先生的长篇作品的学习有点无味,甚至恐惧,故要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消除恐惧的心理。再加上这之前已经学习过几篇有思想深度的课文,并且已经布置了《朝花夕拾》的阅读作业,对文章的分析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在教师的点拔启发下,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和理解课文。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1.学会默读,养成一气呵成读完全文的习惯,抓住关键语句,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紧扣“乐园”一词,拍摄百草园里的无限趣味。 第二课时: 1.抓关键词句,拍摄“三味书屋”里隐含的乐趣。 2.深入文本,分析“回忆性散文”的叙述视角,感悟童年的美好与成长的意义。 重难点 第一课时: 针对目标 1 :学会默读,养成一气呵成读完全文的习惯,抓住关键语句,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设计评价任务:通过默读课文,抓住文中关键语句,解析题目,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针对目标 2:紧扣“乐园”一词,拍摄百草园里的无限趣味。设计评价任务:通过精读课文,紧扣“乐园”一词述说拍摄创意及理由,从“乐景、乐闻、乐事”三个方面拍摄百草园里的无限趣味。 第二课时: 针对目标 1 :抓关键词句,拍摄“三味书屋”里隐含的乐趣。设计评价任务:抓住特点拍摄“三味书屋”和“寿镜吾先生”。 针对目标 2 :深入文本,分析“回忆性散文”的叙述视角,感悟童年的美好与成长的意义。设计评价任务:结合文本,跨时空对话,分析文章双重视角所蕴含的情感,感悟童年的美好和成长的意义。 教学评活动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教师活动 1.情境导入: 近期,央视《跟着书本去旅行》节目准备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翻拍成纪录片。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是导演,我们应该如何完成拍摄呢?学生活动 观看PPT内容,进入情境。 设计意图:真实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易于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环节二:核心推进环节教师活动 一、出示目标 1.学会默读,养成一气呵成读完全文的习惯,抓住关键语句,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紧扣“乐园”一词,拍摄百草园里的无限趣味; 二、出示任务一:拍摄前的准备 请大家思考一下,作为导演,拍摄前要做哪些准备? 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默读时请注意默读的要求。 默读的要求: (1)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气读完全文,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性; (2)结合标题和文章内容,从场景转换的角度思考,你会拍摄哪些大的场景?说说你的理由。 三、出示任务二:寻百草园之乐 鲁迅在课文开头就直接点明: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接下来就需要同学们通过一系列活动,拍摄出百草园的“乐”。 1.请各位小导演跳读2—8自然段,思考:应从哪些方面拍摄出“乐园”之“乐”? 2.(1)你会如何拍摄百草园不同景色之趣?请大家精读文章第2段。以“我会从_____(写法)角度拍摄景物,文中_____(语句)_____(赏析),所以我会 (拍摄),这样拍摄_____(妙处)”的格式回答。(温馨提示:从景物描写的顺序和方法,如空间顺序、时间顺序、感官、动静、修辞手法等角度赏析) 示例:我会从修辞和感官的角度拍摄景物,“如果不怕刺……好的远”运用比喻的手法,把覆盆子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