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16420

6.2《插秧歌》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1-1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367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4-2025,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6.2《插秧歌》同步练习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插田歌①(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②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夫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③如《竹枝》。 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注释】①插田:插秧。②田滕(chéng):田埂。③嘤咛:细声细气,形容相和的声音。 1.下列对刘禹锡《插田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B.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C.诗中写到了农夫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2.《插秧歌》与《插田歌》两首诗都展现了劳动场景,但同中有异,请结合文本赏析其不同之处。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①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文氏外孙②入村收麦 苏辙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注】①莳:种植。②文氏外孙:指文骥,苏辙的外孙。 3.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诗中,田夫对妻子的关心不屑回答,转而叫她提防鹅鸭作践庄稼,简单的话语表现出农家的艰辛。 B.杨诗中,“小儿”“鹅儿”“照管”等口语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杨万里活泼自然、饶有谐趣的创作风格。 C.苏诗颈联中,诗人通过“急炊大饼”“多博村酤”等生活场景,从侧面表现了麦收的繁忙辛苦,构思巧妙。 D.苏诗尾联中的人称由上文的“诸孙”转而变为“汝”,这一人称变化更能亲切地表达对外孙辛勤劳作的赞美。 4.这两首诗都以劳动作为主题,但在内容、写法等方面又各有不同。请结合诗句试做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各题。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①。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②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插秧歌 (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③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释】①轮鞅,泛指车马。②墟曲,乡野。③渠:他。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诗中的“人事”指和官场交结往来之事,“杂言”指仕宦求禄等言论,表明诗人超脱世俗。 B.《归园田居》中描写诗人紧闭柴门,在空寂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杂念,也不和任何人来往。 C.《插秧歌》第三、四句写大雨滂沱,而诗人别出心裁地把雨具“斗笠”比作头盔,“蓑衣”比作铁甲,不仅新鲜独特,而且暗示插秧就是一场紧张的战斗。 D.《插秧歌》第五、六句诗人巧妙地插入了画外音;农妇招呼农夫暂憩片刻且用早餐,可是农夫照样低头弯腰劳作,这就意味着劳动节奏紧张,分秒不能停。 6.两首诗中都写到“劳动”,所抒发的对于“劳动”的情感态度有何异同?试结合诗句分析。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 秧 歌 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 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 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 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 照管鹅儿与雏鸭。” 插田歌(节选)① 唐·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夫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②如《竹枝》。 [注]①这是刘禹锡担任连州刺史时写的一首诗。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