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则须疑 疑则有进———《拿来主义》课例赏鉴 摘 要: 《拿来主义》是一篇杂文,在教学时对文本要定位准确,不能将其以典型的议论文来教学。本课通过自主梳理鲁迅的“拿来主义”、质疑探究别人的“拿来主义”、各抒己见我的“拿来主义”三个活动任务解读文本,在整体 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别人的“拿来主义”,以此探究文章主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关键词:质疑探究;批判思维;现实意义 课例呈现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通过表格对比,厘清“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拿来主义”概念,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把握“拿来主义”的内涵。 2.通过问题的探究,观点的质疑,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结合当下,思考“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教学重难点】 1.质疑探究“大宅子”的内涵,探究文章主旨。 【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佛教产生于哪里吗? 生(齐):印度。 师:对。佛教产生于印度。据文献记载,佛教在秦之前就传入了中国,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为什么传入中国后能一直延续至今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鲁迅的《拿来主义》,看看我们能否从文章中找到答案。(板书课题) 二、自主梳理:鲁迅的“拿来主义” 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思考:鲁迅主张实行“拿来主义”,文章是如何阐述这一观点的?(学生阅读,教师观察学生的阅读情况。) 师:同学们读完了吧? 生(齐):读完了。 师:文章标题是“拿来主义”,阅读文章后,我们知道,文中除了说到“拿来主义”之外,还提到了“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将他填的表格情况给大家展示一下。 生:文中所说的“闭关主义”,就是既不送去也不拿来,结果是“给枪炮打破大门”,“碰了钉子”,“闭关主义”是行不通的,作者持否定的态度。“送去主义”是指只送去不拿来,这并不算坏事,因为能送去,一是“见得丰富”,而是“见得大度”,这种做法作者也不赞同。“拿来主义”是指既要送去又要拿来,有了拿来,人自会成为新人,文艺自会成为新文艺,作者肯定“拿来主义”。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详细,同学们赞同他的观点吗? 生:老师,我认为文中的“送去主义”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只能送去不能拿来,二是不能送去只能接受。 (其他学生发出了议论的声音) 师(追问):那你是怎样理解“送去主义”的? 生:文中说“能够只是送去,也不算坏事”,这样还能体现丰富与大度,作者用尼采和煤的例子说明只是送出去,终究有送尽的时候,当没有东西可送之时,就只能接受别人“抛给”的东西,作者称为“送来”,并没有说是“送来主义”,所以我认为被动地接受也是“送去主义”。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因为送来的并不是我们需要的,不是适合我们的,不是我们主动去拿的。 (学生鼓掌) 师:从同学们的掌声中,我看到了他们对你观点的肯定与赞同,你思考得更全面。 (生面带笑容坐下) 师:作者主张“拿来主义”,那有没有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拿呢? 生: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师:那作者是如何论述这一观点的呢? 生:用大宅子作喻。 生:用对待大宅子的三种错误态度,说明“拿来主义”者并不是这样的? 师:哪三种错误态度? 生:第一种:孱头,他们徘徊不敢进门,懦弱胆小,不敢接受;第二种:昏蛋,他们放一把火烧光,保存自己清白,全盘否定;第三种:废物,欣然接受一切,全盘接受。(板书) 师:分析能力很强,能概括出三种错误态度背后的本质。那“拿来主义”者是怎样的态度呢? 生:沉着,勇谋,有辨别,不自私。 师:嗯,这是“拿来主义”者要具备的条件。 生:占有,挑选。 生:还有创新。 师:占有、挑选,是为了推成出新,也就是还需要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