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2034

《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教案

日期:2025-05-2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802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教案
  • cover
《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海洋生物资源的主要类型。 2.了解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途径和方式。 3.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教学重点 海洋生物资源的类型,世界渔场的分布及形成原因,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 决对策。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所食用过的海产品种类(既 出卷网可以是动物类也可以是植物类),如海带、紫菜、鱿鱼、海蛰等,说明这些都是海洋生物资源,以此引入本节课题。 一、海洋生物资源的主要类型 1.数量 2.类型:鱼类、虾蟹类、贝类和藻类。 引导学生阅读本目教材,说出主要类型,并可谈一谈对各种海洋生物资源类型的了解。 知识窗“南极磷虾”:①分布 ②价值 ③开发利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承转:读图2-3-2,说出图中三条线之间的关系,根据其变化趋势预测开发利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而得出第二目的标题 二、保护传统渔场,开拓捕捞空间 1.分布规律:主要集中在大陆架海域。 四大渔场:太平洋西北的北海道渔场、太平洋东南的秘鲁渔场、大西洋西北的纽芬兰渔场、 大西洋东北的北海渔场。我国最大的渔场是舟山渔场。(在图2-3-3图中,找出以上渔场) 2.形成条件: a.海域较浅,阳光充足,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强,适宜海洋生物及鱼类的生活。 b.有寒暖流交汇、上升流或大河注入,带来丰富营养盐类促进浮游生物生长;(联系四大渔场 与洋流的关系加以说明) 3.存在问题:普遍存在过度捕捞现象,导致渔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出现明显衰退。 4.措施:一方面要限制渔船数量及捕捞量,采取休渔、禁渔制度,使鱼类得以休养生息; (阅读P50的知识窗加以说明) 另一方面开发远洋渔场和深海渔业,并开发头足类和南极磷虾等新渔种。 再次,发展海水养殖,实行“耕海牧渔” 最后,还要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 完成P51的活动教学,分析世界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我国近海休渔制度的意义。 三、海水养殖增殖与海洋牧场 海洋农牧化:包括海水养殖、增殖技术及海洋牧场技术。 1.海水养殖:指在滩涂开挖池塘或在浅海设置网箱等,通过人工孵化、饲养及人工管理的方法,养殖鱼、虾、贝、藻类。 2.海水增殖:人工孵化育苗后,在温室等环境中进行培养,幼苗长到一定大小后再放入鱼塘或 网箱中养殖。 3.海洋牧场:在选定海区通过人工放流、人工渔礁、人工驯养等方法,大面积养殖经济鱼类、 虾类、贝类或海藻类等而形成的大型养殖场。 阅读P52的知识窗,了解人工渔礁的作用。 四、海洋药物和营养保健食品的开发 1.海洋药物及作用 2.海洋营养保健品的开发 海洋微藻食品 小结: 课堂反馈: 1.世界各大洋中渔获量最高的海域是 ( ) A.北冰洋 B.大西洋 C.太平洋 D.印度洋 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这是中华民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可靠保障。回答2—4题。 2.浙江省的舟山渔场成为我国最大渔场,其成因正确的是 ( ) ①位于沿海大陆架海域,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 出卷网用强 ②长江、钱塘江等大河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③有沿岸的冷、暖流交汇 ④位于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明显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对浙江发展滩涂养殖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 A.海啸 B.寒潮 C.台风 D.洪涝 4.近几年来,浙江规定每年从6月中旬开始在东海渔区实行三个月的“休渔期”,主要原因是( ) A.避开恶劣的台风天气 B.修补渔船和渔网 C.该时段鱼类游向深海区 D.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5.利用海洋生物生产营养保健品前景最为诱人的是 ( ) A.海洋微藻食品 B.真鲷 C.贝类 D.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