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30144

【核心素养目标】14.1《故都的秋》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11-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166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核心,素养,目标,14.1,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 cover
必修上册14.1故都的秋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体会民族审美心理,提升文学欣赏品位,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在赏析文本的过程中,要关注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分析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手法,还要反复咀嚼涵泳,感受作品的文辞之美。《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闲适悲凉,自然融化在一起。既有对北平深沉的爱,也有对国事的担忧;既有对北国秋景的敏锐感受,也有作者自己性格的投射。文本表现手法多样,表达情感含蓄,值得深入品鉴。要通过反复朗读分析,增强散文鉴赏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是高中一年级学生,大部分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接触过散文,基本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主要还在初读和泛读的水平上,学生相当缺乏审美修养。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让学生发现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能够进行初步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1.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结合景物描写的表达技巧,对自己喜欢的文字进行简要赏析,体悟作者独特的情感。 2.探究悲凉的缘由,追溯文化的根源。 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感受语言之美, 体味故都秋景的特别之处。 2.思维发展:学习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体悟作者独特的情感。 3.审美创造:感悟中国文人的审美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赏析景物的方法,体悟作者的独特情感。 难点:探究悲凉的缘由,追溯文化根源。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诵读法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秋日朋友圈分享 展示一组来自于祖国不同地域的大学生发在秋日朋友圈中的文字,并进行深情朗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以日常最为熟悉的朋友圈入手,体会客观的景因为有了主观的情而更加生动。 假如民国也有朋友圈,1934年8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辗转千里奔赴北平,时逢七夕,有感而发,写成故都的秋,并发在朋友圈,来表示纪念。 出示课题:《故都的秋》 设计意图: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感受语言之美,体味故都秋景的特别之处 教学情境:围观郁达夫的朋友圈(合作探究,精读品味) 学生深情朗读第一自然段及写景段落。 (设计意图:以情境创设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朋友圈”中感受郁达夫的秋景语言之美,走进诗情画意的郁式散文。) 环节三:思维发展,学习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情境任务:体悟作者独特的情感自由朗读郁达夫朋友圈中的文字,任选一幅你喜欢的图画为其命名(含带秋的简短词汇),在你的朋友圈中分享转载,并撰写文案。 【思路点拨】: 1.从景物描写的角度:色彩、感官、动静、视角、虚实等。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比、衬托、渲染象征等。 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比喻、拟人、夸张、比拟、排比、对偶、反复、借代等。 4.从锤炼字词的角度:动词、形容词、拟声词、叠词等。 5.从意象意境角度。 (设计意图:高一学生刚接触这类情景交融的文章,仅限于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对于赏析景物的方法应该给学生指明方向,使学生掌握赏析景物的方法,并能体悟作者独特的情感) 环节四、审美创造:感悟中国文人的审美情怀 从作者描绘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具有浓厚的北国地方特色的人情风物的热爱赞美,对故都的秋的神往、眷恋,对秋极尽赞美之情,可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的却是作者的寂寞、孤独、忧伤、悲凉,这是为什么呢?故都的秋在作者那个时代也不乏明艳之色,也有繁闹景象,作者为什么不写这些?请阅读12自然段寻找答案。 1、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文化寻根。 秋日凄凄 --《诗经》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 秋风萧瑟天气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