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 重复操作用循环 一、教学目标 1.信息意识:观察交通信号灯变化,提高学生的信息感知能力,理解循环结构在信息科技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2.计算思维:分析信号灯规律,明确循环结构定义,掌握其在算法中的应用,通过流程图培养逻辑思维和算法设计能力。 3.数字化学习与创作:绘制流程图描述信号灯变化,掌握流程图绘制方法,提高数字化学习能力,鼓励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 4.信息社会责任意识:了解智慧交通系统,认识算法在解决交通问题中的作用,关注智能交通发展,培养信息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循环结构的认识和描述,交通信号灯时长设置与循环结构的关系。 难点:用流程图准确描述循环结构,理解循环结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在开始今天的课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哪些需要反复执行的操作或活动呢? 教师:比如,每天早上起床后,你们是不是都会刷牙洗脸呢?还有,学校的课间操,是不是每天都要做一遍呢?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些重复活动。那么,除了这些,你们还能想到其他的吗?(鼓励学生举手发言,教师耐心倾听并适时点评) 教师:很好,大家的观察力都很强。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这张图片,这是我们每天上学、放学路上都会经过的红绿灯。你们观察过红绿灯的变换规律吗?(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进入课题) 教师:没错,红绿灯的变换就是一种重复规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通过观察和分析,认识并利用循环结构来描述这种重复规律。 (二)新知讲授 教师:在过红绿灯路口时,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和判断呢?请大家思考一下。(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教师:很好,我们需要观察红绿灯的颜色,等待绿灯亮起,然后才能过马路。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循环结构。那么,什么是循环结构呢?”(引入循环结构的概念,并展示流程图示例) 教师:在算法中,有些步骤需要反复执行,这种结构就叫做循环结构。就像这个流程图,它表示了一个简单的循环过程。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流程图有开始框、处理框、判断框和结束框等部分。那么,这些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呢?(逐一解释流程图中的各个部分及其作用) 教师:现在,我们回到红绿灯的情境。在红绿灯路口,哪个步骤是反复执行的呢?(学生回答,教师强调观察红绿灯并等待绿灯亮起是循环执行的步骤) 教师:那么,为什么红绿灯需要这样的循环结构呢?它的时长设置又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呢?(讲解交通信号灯时长设置的作用和意义) 教师:其实,红绿灯的时长设置是为了保证交通的顺畅和安全。不同的路口、不同的时段,车流量和人流量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红绿灯的时长。那么,这个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呢?这就需要用到算法了。(引出算法在智慧交通中的应用,介绍如何通过算法实时调整红绿灯时长优化交通效率) (三)实践操作 教师:好了,讲了这么多,现在轮到大家动手实践了。我们将进行分组活动,每组选取一个生活中的循环结构场景,比如红绿灯变换、热水壶水温控制等,然后用流程图来描述这个场景中的循环结构。 1.分发流程图绘制工具和分组活动材料,学生开始分组讨论和绘制流程图 2.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学生的绘制过程,适时提供帮助和建议 (四)分享与讨论 教师:好了,时间差不多了。现在,我们请各组上台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流程图,并解释一下其中的循环结构和判断条件。 (各组依次上台展示并解释,教师和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适时提问或提出改进意见) 教师:很好,大家的展示都非常精彩。通过今天的实践,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绘制流程图来描述循环结构,还深刻理解了循环结构在生活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