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qún)集京师及各省腹地。……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1874年,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李鸿章对时局是如何认识的?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1.唯物史观:通过学天国运动的兴衰及其革命纲领,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性和局限性。 2.史料实证:通过对相关史料解读,在掌握洋务企业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理解洋务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历史解释:学习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史实和《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表现,认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4.家国情怀:通过学习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爱国将领的抗日斗争及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的英勇事迹,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体会近代中国各阶层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与学习目标 一、太平天国运动 (一)背景 1.政治:清政府统治腐朽,民生困苦,阶级矛盾尖锐。(根源) 2.经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民族矛盾尖锐。 3.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4.组织基础:受基督教思想影响,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且参加民众多。 材料1:广西夏季水灾严重,而秋、春、冬季的旱灾也同样不轻。晚晴广西旱灾22次,平均不到三年就发生一次……晚清广西大蝗灾就有21次,1848年,广西飞蝗蔽日,如暴风骤雨之至,飒飒有风,所下之处禾苗菽麦嚼食一空…… 材料:洪秀全(1814―1864),生于广东花县,家境贫寒。 幸得族人相助,7岁入私塾读书。曾几次赴广州应考秀才,均名落孙山…… 屡试不第后,受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的启发下,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写出《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文章。 材料3:洪秀全假说自己是上帝次子,特下凡除妖魔,号召群众推翻清政府,建立人人平等的人间“天国” ,这也是农民阶级几千年的梦想,农民群起响应。 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相结合创立的宗教组织,是中西结合的产物。能够快速吸引教众。 北伐和西征—达到全盛时期(1856) 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1853) 颁布施政纲领(前期)—《天》 北上进军 永安建制—初建政权、分封诸王(1851) 5 4 3 2 金田起义—兴起(1851) 1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①北伐(×):孤军深入,最后失败。但牵制了清军大量兵力。 ②西征( ):西征军打败曾国藩的湘 军,太平天国进入全盛。 6 天京事变(1856):由盛转衰 国中无人, 朝中无将! 7 重建领导核心 8 防御战 9 1864,湘军攻占天京,天京陷落。 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二)过程 一、太平天国运动 (三)社会政治主张 ———太平天国(前期)施政纲领 1.《天朝田亩制度》(1853) 2.《资政新篇》(1859)洪仁玕 ———太平天国(后期)施政纲领 材料1: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各物及银钱亦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 思考:如何评价《天》? 积极:革命性(反封建):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局限:具有空想性:绝对平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