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江南地区的开发 平阴县洪范池中学 孙红新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的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思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水平呢? 人烟稀少,耕作方式落后,商品交换很不发达,贫富分化的程度不明显,经济落后 《宋书》中描述的江南: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农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思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水平?江南已经非常的富裕,经济得到发展本次江南开发有那些成果呢?见证江南开发表现重点区域兴修水利农业发展手工业发展长江中下游一带福建、广东等地合作探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因素有那些呢?寻因江南开发条件:原因江南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1、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2、北人南迁,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3、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4、统治者的重视(最主要的原因)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西晋是怎样建立和统一全国的? 2、西晋是如何衰落和灭亡的? 建立:263年,魏灭蜀;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 统一:280年,西晋灭吴,结束分裂,统一全国。统治集团内部争夺皇位的“八王之乱”耗尽了西晋的国力;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亡了西晋。魏吴魏263年266年司马炎280年完成统一晋武帝为巩固统治,大封皇族为王,并让他们到各地掌握实权。晋惠帝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十几年,史称“八王之乱”。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 --《资治通鉴》东汉末年以来,有哪些少数民族内迁?内迁有什么影响? 思考分析: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内迁。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互相影响,民族界限日益缩小。 想一想 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1、西晋的统治集团非常腐朽,奢侈腐化风气盛行,在位皇帝智力地下; 2、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位的“八王之乱”耗尽了西晋的国力; 3、内迁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民族间存在着矛盾,他们乘西晋内乱之机起兵反晋。西晋灭亡以后,南北方出现了什么样的不同政治局面?南方政局相对安定: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今南京),偏安江南。北方政局严重战乱:内迁各族和中原汉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统称为“十六国”。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国王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相,励精图治,势力强大起来,消灭其他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仔细看书,结合地图,回答问题:1、说出淝水之战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实力对比和结果。 2、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淝水之战的成语和典故。 383年;淝水;前秦军队和东晋军队;前秦强东晋弱;前秦败东晋胜。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议一议: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从前秦方面看:前秦统治不得人心,将士不愿意为前秦卖命;苻坚骄傲轻敌,一意孤行;前秦军队指挥不当,战线过长等;从东晋方面看: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思想的激励下,士气高昂;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并不在于兵力的多寡,而在于人心的向背、战术的得当等等。 淝水之战(383年)淝水之战后,南北方各又出现了 怎样的局势呢?(影响)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420年,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东晋灭亡。此后,南方相继经历了四个王朝,都城都在建康(今南京),总称为“南朝”。 情景再现: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都又沿着时光隧道回到了魏晋时期,还是生活在平阴这个地区。面临着当时的社会环境,你会不会举家搬迁?如果会,你准备搬往何方?为什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