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50747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 地形和地势 两课时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2-17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7次 大小:3991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八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地势
  • cover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和分析 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地形特征。 课标分析:本节内容为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中的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新课标中体现了对学生四个层次的要求:第一层次, 会阅读中国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中准确指出中国的主要山脉、四 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位置及知道这些地形区的主要特征; 第二层次,通过观察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学会归纳总结中国的地形和地势的 特点:第三层次,透过中国地形和地势的特点,理解山区面积广大的中国地形特 点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以及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 地势对农业、交通、能源的影响:第四层次,让学生学会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 的关联性,辦证地看待客观地理事物,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二、教学目标 1.运用中国地形分布图,指图说出我国主要山脉、地形区的名称和分布,归 纳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2.结合实例,简要分析我国地形特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运用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描出阶梯分界线,说出我国阶梯分界 线上的山脉名称,归纳我国地势特点。 4.结合实例,简要分析我国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 2.地形特点对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的影响。 3.地势特点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山脉和地形区的分布。 2.地形特点对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导入】介绍《千里江山图》。北宋的统治范围内,在大江大湖之畔耸起高山峻 岭,唯有鄱阳湖边上的庐山,展现出雄秀之姿,特别是庐山的最高峰汉阳峰,正 如该画中后部山峰的形象,巍然耸立,是全部画卷的节奏高潮画中展现了开阔的 水域,近处水草丛生,远处烟波浩渺,是一处长条形的沼泽大湖,远接江海,属 于典型的湿地地貌,与鄱阳湖一带的湿地、沼泽极其类似。展示庐山景观照片, 结合图片,你认为《千里江山图》绘制的主要是哪些地形类型呢 (山地、丘陵引导学生回忆先前所学过的5种地形类型) 【环节一】自主学习 “观”-地形类型 1.结合课本图2.2、2.3,回答以下问题(3min): ①结合中国地形的分布图找出中国有哪几类地形 (山地、丘陵、平原、盆 地、高原) ②中国的地形类型具有什么特点 (地形类型多样) ③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计算山区占比,可 以得出什么结论 (山区面积广大) 归纳出中国的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环节二】认识中国的主要山脉 1.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山脉 成条带状分布,有一定的宽度和长度。山脉走向:山脉的延伸方向。 2.合作探究:结合图2.6,小组合作完成相同走向的山脉判读(5min) ( 合作探究—- “寻” 结合图2.6,小组合作完成相 同走向的山豚判读(5 min) 东西走向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山脉 南北走向山脉 弧形山脉 P25 图2.6中国陆上主要山脉的分在 ■ ) 【环节三】认识中国的主要地形区 同桌合作(3min): 1.结合课本图2.2,判读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山脉与地形区的位置关系。 (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盆地、平原、丘陵镶嵌其中。) 3.对照地图,将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名称填写表中,完成课本活动题 圆的地形区 西儒 横断山脉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巫山 太行山脉 四川盆地 黄土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华北平原 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0 12 天山山脉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脉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环节四】合作探究 山区面积广大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请同学们结合以下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