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1751280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五单元5.2《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5-04-27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1414555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中职
,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
,
素材
,
教案
,
课件
,
语文
(
课件网
)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 喜 看 稻 菽 千 重 倾注一生的耕耘者 浪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感动中国·袁隆平颁奖词 情景导入 语言理解与运用: 鉴赏语言文字,品味文学性。 思维发展与提升: 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分析标题的作用。 审美发现与鉴赏: 鉴赏语言文字,品味文学性。 文化传承与参与: 感受袁隆平重视实践,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宣战,大胆创新的精神品格。 素养目标 初读感悟 整体把握文章 任务一 明确字音 稻菽( ) 签署( ) 山麓( ) 分蘖( ) 籼稻米( ) 蕴藏( ) 一蔸( ) shū yùn dōu shǔ xiān lù niè 解释词语 笼 罩: 像笼子似地罩在上面;指广泛覆盖的样子;比喻某种气势。 鹤立鸡群:是指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 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义无反顾: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亦步亦趋:比喻由于缺乏主张,以别人为准;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 随别人。 不敢越雷池一步:比喻不敢越过某一界限。 无可辩驳:没有理由或根据来否定对方的意见。形容事实确凿,理由充足。 了解文体--人物通讯 结 构 类 型 写 法 内 涵 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的通讯。 ①通过矛盾冲突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 ②通过人物的行动、对话等表现人物活生生的性格特征; ③通过细节描写、心理刻画等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①传记式:其特征是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 ②特写式: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虽然比一般的特写涉及范围大得多,但属于集中于一事、一个侧面的写法。真正写一时一事的人物通讯,现在也很常见。 ③群像式:特点是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是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 通讯与消息相比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灵活) 弱 侧重写人 详细完整 以记叙为主 强 侧重写事 简要概括 报道对象 内 容 表达方式 时 效 性 通 讯 消 息 走近通讯人物———袁隆平 分析文章在标题使用上的特点,以及各类标题的作用。 特点:综合使用正标题、副标题、小标题。 正标题 副标题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一)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二)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 (三)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 (四)饥饿的威胁在退却 小标题 分析文章在标题使用上的特点,以及各类标题的作用。 七律·到韶山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①正标题 “喜看稻菽千重浪”,引用了毛泽东1959年写的《七律·回韶山》中的诗句,表达的不仅是农业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而且还隐含着对未来农业更广阔前景的展望,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的赞叹。 分析文章在标题使用上的特点,以及各类标题的作用。 ②副标题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点明其主要身份,“袁隆平”点明通讯的主人公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00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设立,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负责,是中国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最高等级的奖项,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 ③小标题 采用小标题的形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山东省2025届中职升学考试模拟卷(一)语文试题(含答案)(2025-04-11)
高教版2023 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文言文知识(2025-04-16)
高教版2023 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生字词积累(2025-04-15)
高教版2023 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文言文知识(2025-04-16)
高教版2023 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生字词积累(2025-04-14)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