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57139

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课件(共34张PPT)

日期:2024-11-2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88681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发展,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课标:1.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意义; 2.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 3.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意义。 4.三个代表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强大理论武器。 5.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6.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形成过程的系统认识。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南方谈话、十四大 难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改革开放的进程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8年12月)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1)原因: ①思想: 1978.5月,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 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两个凡是错误观点, 重新 确立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纠正束缚人们 的左的错误,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思想先导。 ②人物: 邓小平及老一辈革命家的不懈努力。 ③政治: 文革结束,思想僵化,民主法治遭破坏, ④经济: 国民经济停滞不前,人民生活没有改善。 ⑤国际: 中美关系改善,国际局势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 代主题。第三次科技革命,全球化浪潮。文革导致 与世界差距拉大。 2)内容: 伟大决策 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 组织路线 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施改革开放; 全会以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讲话为指导。 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拨乱反正 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 3)意义: ①政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 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②经济: 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高速度地、稳定地向前 发展。 ③社会: 拨乱反正有效地调动了社会各阶层人员的 积极性,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必不可少的社会 基础和群众基础。 拓展———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背 景 内 容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927年八七会议 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1935年遵义会议 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不正确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9年七届二中全会 指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提出党的总任务是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78十一届三中全会 1927秋收起义失败 1949七届二中全会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 农村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 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为重心 2.平反冤假错案: 1)原则: 2)表现: 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①文革中受迫害的各级党、政、军干部陆续平反。 ②受打击、诬陷迫害民主党派人士和知识分子等恢 复名誉 ③国家改正错划右派分子的案件,摘掉地主、富农 分子的帽子,为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落实政策。 ④将小商小贩、手工业者等劳动者同原工商业者 区别开来。 ⑤支持民主党派恢复活动,认真落实民族政策和宗 教政策, 重申侨务政策 邓小平在刘少奇追悼会上致悼词 1980年 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完全推翻了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了刘少奇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名誉。刘少奇冤案的平反,推动了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的进程。 3.制度的发展与创立: 1)1981年6月,中共中央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和 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统一全党思 想、开展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础。 2)1982五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