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课件 专注教学课件制作 留心观察记录生活 抓住要素写清事情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目标: 1.认识“嗅、奈、链”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相”,会写“哩、级”等23个生字,积累“猛烈、摇撼、无可奈何、庞大”等词语。 2.掌握按事情发展顺序记事的方法,能按一定的顺序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3.能发挥想象把图片中事情的前因后果说清楚,能用上表示动作的词把做家务等事情写清楚。 4.学习像作家一样观察描述事情发展的过程,捕捉生活中动人的一瞬,把事情的起承转合写清楚,能写出转折处的精彩。 5.交流自己在生活中经历过的类似的事情,并尝试运用这样的写法练习写作。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听,并在与同伴的分享交流中学习修改。 二、教材解读: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由五部分组成: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单元习作。习作单元,读写结合。本单元学习写事,目标定位是"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定位为"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正是以读促写的需要。两篇精读课文《麻雀》《爬天都峰》学习目标定位,是通过课文阅读,领会怎样算是将事情写清楚了、作者是如何做到将事情写清楚的,都是为写提供方法、建构经验、开阔思路的。交流平台是基于精读课文,对写事方法进行梳理、总结,初试身手是让学生初步运用学到的方法练习表达。习作例文给同学提供可以借鉴的范例,同时借助批注再次提醒学生写事的要点。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让学生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按一定顺序把这件事写清楚,运用学习到的习作方法进行实践。整个单元都围绕习作能力的达成展开。 三、语文要素: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自己经历的、看到的,抑或是听说的事,其中肯定有自己印象深刻的。本单元的习作任务就是选择一件事写一写,目标是“写清楚”。那如何算是“把事情写清楚”呢?认真研读课文,分析课后题,结合交流平台和习作例文批注,可以发现,"写清楚"有两层要义: 第一,写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让读者能够读明白起因、经过和结果。《麻雀》《爬天都峰》课后的第一题就都指向了文章整体的把握: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交流平台、习作例文也提醒学生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清楚叙事。这一要点和刚刚学习过的第四单元紧密相连,第四单元阅读训练要素就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表达训练要素是"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故事,就是事情,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对写事情时如何写清楚起因、经过、结果,正好是对应的启发;"写一个故事",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写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但是应该自然地隐含着这一表达目标。 另外,在三年级时,学生关于写事也有接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来编童话”就要求写清故事的角色、时间、地点,人物做了什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续写故事",也在进行前因后果的逻辑思考;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那次玩得真高兴”,把玩的过程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回想一遍,然后写下来,其实就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 有三年级学习内容的铺垫和第四单元的学习,再加上本单元精读课文阅读理解明确提出的目标,学生应该可以学会如何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写清楚"是要将最能表现主题的内容,写得细致、充分,而无关紧要的内容信息简单写或者不写。对于学习写作的小学生来说,从故事的开始到结束,将一件事情按顺序写出来,可能不是太难的挑战;要让故事的意义突出出来,往往是很大的挑战,因为他们容易平均用力,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