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乐学期中专项复习卷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诗词积累。(18分) 1、移舟泊烟渚, 。 ,江清月近人。 2、 ,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 。 3、明月别枝惊鹊, 。 ,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 4、 ,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 。 ,把酒话桑麻。 ,还来就菊花。 5、 ,万水千山只等闲。 ,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 。 ,三军过后尽开颜。 6、 ,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 。 二、课文背诵。(8分) 1、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 ,空气是那么 ,天空是那么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 。在天底下, ,而 。 2、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 的,小丘也是 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 ,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 那样,到处 ,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 ,又叫人 ,又想 ,既愿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0分) 1、《草原》一课的作者是 ,原名 ,代表作有《 》《 》等。 2、《草原》一文描绘了 、 、 这几个画面,赞美了草原的 ,深情讴歌了 的民族情谊。 3、《丁香结》作者是 ,1928年生于北京, 作家。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 》《 》,长篇小说《 》和散文集《 》等。 4、《丁香结》这篇散文作者通过对 、 和 丁香花的 描述,引发了各种联想,最后发出“ ”的感叹。 5、“丁香结”象征着生活中 、 。文章告诉我们生活中总有许多 ,要学会用 、 的态度生活。 6、《花之歌》从花的视角描绘了 的现象,表现了花的日常生活和品质追求,塑造了花 ,与万物 的鲜明形象,抒发了其对人生态度的独特感悟: 。 7、《七律·长征》这首诗的作者是 ,这首诗写于 时期。 8、《七律·长征》这首诗对举世闻名的 作了 和 。其中“ , ”表现了红军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 , ”表现了红军取得长征胜利后的喜悦心情。 9、七律诗每首 行,每行 个字,每两行为一联,共 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10、涵涵要参加学校足球队的选拔考试,但是他得知参加选拔的同学有很多,而且有一些同学还经过了专业的训练。典典有些担心,怕自己选不上。作为他最好的朋友,你准备用《七律·长征》中的“ , ”这两句诗来鼓励他。 11、《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 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 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 ,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 顶峰,英勇 的故事。全文记叙的顺序是:接受任务→ → → → 。 其中, 、 、 部分是详写,其余部分为略写。赞扬了 、 、 、 、 五位壮士崇高的 精神和 的民族气节 12、《开国大典》是按照 的顺序叙述的。从课文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的 的心情,体会到了人们对毛泽东主席的 之情。 13、回顾课文内容,梳理开国大典的过程,补充下面的时间轴。 14、《灯光》写的是作者漫步在天安门广场,由看到的 和听到的“ ”回忆起一段关于 ,歌颂了革命先辈为了后代的 ,不惜 的崇高精神,说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文中“多好啊!”这句话出现过三次。第一次是 。第二次是 ,他当时可能想到图上孩子在灯光下看书 。第三次是 。他当时可能会想到等战争胜利以后,孩子们都能 。 15、《我的战友邱少云》是一篇 ,作者是 。本文采用第 人称,以目击者、亲历者的身份写下了战友邱少云在 中壮烈牺牲的经过,邱少云牺牲的悲壮与感人 ,高度评价他的信仰是为了中朝人民的正义事业,在分析他之所以忍受 是因为为了保护身边的战友们 ,是为了整个部队。他的死 ,他的牺牲将会 。说明了邱少云 的精神。 16、《竹节人》这篇文章记叙了童年时代的“我”和伙伴们自己制作 ,并不顾时间沉迷于 ,导致两人的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