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62676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调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9-2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0次 大小:14092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4-2025,年高,三上
  • cover
2024~2025学年度高三十一月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秦岭,西起甘肃,东至河南,全长约1600多公里,被誉为华夏文明的龙脉。某研学小组分别从山麓、山脊和空中对秦岭进行观察研究。图1为牛背梁(注:秦岭主峰之一)自然保护区山顶紧靠山脊线两侧的“南草北木”现象,图2为从飞机上俯拍秦岭的景观图。据此完成1~3题。 图1 图2 1.在秦岭南坡山麓,研学小组发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大面积缺失,最可能的原因是 A.暖温带往南移 B.夏季风影响减弱 C.全球气候变暖 D.被农耕活动挤占 2.图1中的“南草北木”现象,其影响的主要气象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风力 D.光照 3.图2中云层密布的一侧最可能位于秦岭的坡向及该现象多发的季节是 A.北坡 夏季 B.北坡 冬季 C.南坡 夏季 D.南坡 冬季 根据城市功能和发展需求,北京市从市中心向外围依次划分了四大功能区: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发展区。北京市积极探索低碳发展模式,2014年起正式实施的“非首都功能疏解”政策,对于减少四大功能区工业能源碳排放具有显著的作用。图示意2008~2017年北京四大功能区工业能源碳排放。据此完成4~6题。 4.功能区Ⅱ、Ⅳ分别最可能是 A.城市发展新区 首都功能核心区 B.城市功能拓展区 首都功能核心区 C.城市发展新区 生态涵养发展区 D.城市功能拓展区 生态涵养发展区 5.功能区Ⅲ工业能源碳排放量一直最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A.人口密度较小 B.工业集中分布 C.工业水平落后 D.功能区面积大 6.为进一步降低工业能源碳排放水平,在“非首都功能疏解”政策中,城市功能拓展区最适宜承接的产业是 A.高新技术产业 B.现代农业 C.现代制造业 D.仓储和物流产业 地貌学家在我国某山区发现了一处地貌景观,经测绘后得到的等高线地形图如图所示。据此完成7~9题。 7.该等高线地形图测量数据时,用到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 A.卫星发射技术 B.遥感技术 C.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 8.与该等高线地形图相符合的景观图最可能是 A.山东“岱崮地貌” B.云南“火山口地貌” C.湖南“张家界地貌” D.广西“乐业天坑” 9.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30米 B.55米 C.80米 D.105米 活动层是指覆盖于多年冻土(冻结层)之上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土层。青藏高原高寒草向区的活动层在不同季节呈现固—液相互转化的过程(下图),现局部地面沉降、多处高寒草甸退化,导致活动层储水能力发生变化,进而影响青藏高原地区水量平衡。据此完成10~12题。 10.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区的活动层局部地面沉降可能导致 ①冻土融化加剧 ②蒸发总量增加 ③坡面径流总量减少 ④水分迁移总量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与严重退化的高寒草甸区相比,未退化的高寒草甸区 ①冻结期提前 ②冻结期滞后 ③融化期提前 ④融化期滞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全球气候变化和多年冻土层退化,使青藏高原水资源总量 A.不变 B.增多 C.减少 D.先少后多 相对湿度是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条件下饱和水汽压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图示意我国某城市某日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变化。据此完成13~15题。 13.该城市最可能位于 A.沈阳 B.北京 C.乌鲁木齐 D.贵阳 14.气温升高时相对湿度减小的原因是 A.实际水汽压增大,饱和水汽压减小 B.实际水汽压增大,饱和水汽压增大得更多 C.实际水汽压减小,饱和水汽压增大 D.实际水汽压减小,饱和水汽压减小得更多 15.据图推测:若下垫面自然条件相似,与该市城区相比,郊区的平均相对湿度 A.夏季低、冬季高 B.夏季高、冬季低 C.夏季、冬季均高 D.夏季、冬季均低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