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76288

空气占据空间吗 教学设计5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2次 大小:133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空气,占据,空间,教学设计
  • cover
1教材分析 《空气占据空间》是在学生认识了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能流动,没有一定形状的气体的基础上,再来认识空气是占据空间的科学概念。学生已经知道瓶子、杯子里面都有空气,但是对于“占据”的概念理解起来就有一定难度,本课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有结构材料的观察、实验和研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讨论、相互启发和交流,使学生建立空气占据空间的科学概念,教材安排了三个实验,实验一用空气把水挤出来。实验二是杯子塞纸不湿的实验。我觉得水被挤出来的第一个实验,学生不易操作,换成了自己设计的实验,使学生看得更明白。本课内容既是上节课空气知识的扩展和延伸,又是对空气性质的新的认识与掌握。 2学情分析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空气有所了解,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能流动,没有一定形状的气体。本课的设计中,通过对空气占据空间的研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独立思考、积极动脑的学习习惯;善于倾听和交流的习惯;渗透正确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实事求是地进行科学研究的实证精神;启发学生的思维,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不断揭示事物本质,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并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兴趣,体验合作研究的快乐和兴趣 3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知道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可以变化(被压缩和扩张)的。 2、过程与方法: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 5重点难点 解释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变化的。 6教学过程 6.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乌鸦喝水的故事 活动一 回顾语文课本上的《乌鸦喝水》 1.通过《乌鸦喝水》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学过过《乌鸦喝水》这篇课文。老师没上过《语文》课,很想听听你们讲一下《乌鸦喝水》的故事。 师:(学生们应该能讲),孩子你讲得很好。你们学的是课文里面的乌鸦。今天老师也准备了非常特别的歌曲叫《乌鸦喝水》,想听吗?(播放视频)。 生:预设回答:想。(播放视频)边看边想聪明的小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视频结束后,请孩子们讲述聪明的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预设回答:不想。我的《乌鸦喝水》不是课文而是歌曲,我相信你看了以后就会觉得好,(播放视频), 预设回答:(石子有一定的体积,扔下去的时候,小石子占据了水的位置(空间),所以水没位置了,就升上来了。 )若学生不充分,教师不断启发。 2.让学生充当聪明的小乌鸦,把《乌鸦喝水》演一演,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3.聪明的小乌鸦可以用石头把水挤出来。说明(石子占据空间) 4.板书: 石子占据空间 石子占据空间,我们周围的空气又占据空间吗,带着疑问我们进行实验吧! 活动2【讲授】探究空气占据空间 活动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 无底的瓶子,罩在水槽中乒乓球位置降低,打开盖子乒乓球位置上升。 1、实验步骤(播放课件): (1)将乒乓球放入水槽中。(标记水的位置)。 (2)把无底有盖的瓶子罩上。(标记水的位置)。 (3)观察乒乓球的位置。 (4)慢慢打开瓶盖,观察乒乓球有啥变化。(水的位置有啥变化) 2.探究 预设师问:罩下瓶子和没罩下瓶子乒乓球有啥变化? 预设生答:罩下瓶子乒乓球的位置下移。 预设师问:为啥瓶子里的球会沉下去? 预设生答:瓶子里的空气占据空间,水进不去,所以乒乓球下沉。 预设师问:慢慢打开盖子小球为啥又浮上来了? 预设生答:打开盖子,水把瓶子里的空气从瓶子里挤出来了。 预设师问:原来的空气的位置去哪里了? 预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