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聊聊书法 书法家的故事 柳公权:唐朝著名书法家。其书法以楷书著称,在当时极负盛名,民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其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并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 林散之 林散之(1898-1989) 祖籍安徽和县,生于江苏江浦,原名以霖,号散之。曾任中国书协名誉理事、江苏书协名誉主席。早年学工笔人物画、书法,30岁前其书法得力于唐;后师从黄宾虹。先生尤擅草书。他以王羲之为宗,怀素为体,自成园转深雅、苍劲连绵的风格,擅山水画,工诗文。著有《江上诗存》、《林散之书法选集》。 张芝简介 张芝,字伯英,汉族,敦煌郡源泉县(今属甘肃酒泉市瓜州县)人,东汉著名书法家,被誉为“草书之祖”,其书法被誉为“一笔书”。 张芝擅长草书中的章草,将古代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富有很强的独创性 你知道关于柳公权的哪些故事? 柳公权拜师“脚书老人”。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十二岁即能读诗写文章,并写得一手好字,被称为神童,因此他渐渐骄傲起来。 一天,柳公权和小伙伴树下写字碗,这时过来一位卖豆腐脑的老人,柳公权得意地拿着自己写的字,对老人说:“老爷爷,你看我写得棒不棒?”老人说:“这字写得就像我的豆腐脑一样,软塌塌的,没有筋骨”。柳公权很不服气,硬要老人写个字看看。老人说:“我写不好字,可有人用脚都比你用手写得好,不信你明天进城去看看。”第二天,柳公权来到县城,一进城门就见北街的大槐树上挂了一个幌子,上书“字画汤”三个大字,树下围了许多人。只见一个没有双臂的黑瘦老者,光着双脚,坐在地上,用左脚压住铺在地上的纸,右脚夹着笔写对联,写得非常好。柳公权看了既惭愧,又敬佩,要拜他为师,并请教他写字有什么秘诀。这个老人才用脚提笔写道:“写完八缸水,染黑一池水,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说:“我生来没有手,用脚写了50多年,现在还差得远呢!” 柳公权听了,很有感触,从此发奋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大书法家。 张芝临池的故事 传说,张芝练习书法时十分刻苦。他总是在池塘边上练字,因为在池塘里洗笔十分方便。日复一日,池塘里的水竟然被他洗成了黑色,变得像墨一样。他的勤奋努力使他在书法上飞速进步,终于成为一位书法名家。 欧阳询简介 欧阳询(557年—641年),字信本,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朝著名书法家、官员,楷书四大家之一。 欧阳询的故事 有一天欧阳询骑马路过一块古碑。原来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索靖书写的墨迹,他驻马观看,看了很久后才离开。他走离古碑几百步又返回来,下了马站在碑前继续观察,等到疲乏,竟然铺开大衣坐下来观察,守在碑前三天三夜。正是海纳百川不择细流的胸怀成就了他在书法技艺上的卓越表现,他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上没有和他能够匹敌的,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 米芾fu简介 米芾 , 字元章 , 时人号海岳外史 , 出生于湖北襄阳 , 祖籍山西 , 北宋书法家 、 画家 、 书画理论家 , 创立了 “ 米点山水 ” , 与蔡襄 、 苏轼 、 黄庭坚合称 “ 宋四家 ” 。 米芾以书法名世 , 以行书成就最大 , 也擅长篆 、 隶 、 楷 、 草等书体 , 长于临摹古人书法 , 能达到乱真程度 。 欧阳询的故事 有一天欧阳询骑马路过一块古碑。原来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索靖书写的墨迹,他驻马观看,看了很久后才离开。他走离古碑几百步又返回来,下了马站在碑前继续观察,等到疲乏,竟然铺开大衣坐下来观察,守在碑前三天三夜。正是海纳百川不择细流的胸怀成就了他在书法技艺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