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68387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21古诗三首 出塞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2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170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
  • cover
四上21古诗三首-出塞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出塞》是统编语文四上第七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本单元几篇课文都表达了作者的家国情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引导学生借助诗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在了解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课程内容以及呈现方式上对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单元可归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根据此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学段要求,整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学习资源,提炼“爱国志士,闪耀时空”的学习主题,引导学生感受本单元文本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出塞》作为本单元的第一首古诗,主要学习任务是感受古代爱国人物的家国大义。 教学目标 1.通过师生互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诵读古诗,积累古诗。 2.借助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诗句,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通过抓关键语句,阅读资料等途径领悟诗歌大意,初步体会作者保家卫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诗句,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领悟诗歌大意,初步体会作者保家卫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境,明确任务 同学们,回首我们的国家,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是因为有一代又一代的爱国人士心中坚守家国情怀。这个单元我们将认识从古至今不同的爱国人物,他们的诗句,他们的事迹汇聚成一句话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知道何为匹夫?是你,是你,是我,是每一个中国人。现在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了吗?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本单元,我们将追寻“家国大义”,理解“民族气节”,传承“延安精神”,表达“我的中国心”完成这些学习任务后,我们要举行“爱国志士,闪耀时空”主题展。今天让我们穿越千年,先来学习《出塞》,一起去追寻古代爱国人物的家国大义。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出示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设计“爱国志士,闪耀时空”主题展这一学习任务,符合单元人文主题,贴近学生生活,可操作性强,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 二、初读诗歌,正音知韵 1.了解边塞,认识诗人 指名学生读诗题,了解“塞”的含义。 出示资料,了解诗人。 2.初读古诗,读好古诗 学习活动一:我能读好爱国诗。把古诗正确,读流利 古诗需要慢慢读,细细品。自己读一读,把这首诗读准确,读流利。 ※读得正确:你很棒,把这首诗每个字都读正确了。预设“教”的读音:尤其是这个多音字。 出示课件中“教”的读音及意思:①jiào 使,令;②jiāo 把知识或技能传给别人。 你现在可以非常肯定的告诉大家这个字读什么了吗?(结合注释,根据意思应该念第四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句诗。 ※读出节奏:再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再请一位同学读,关注节奏)。你也了不起,不仅把字读准确了,而且读出了古诗的节奏。(如果读得不好,再请一位,谁能读出诗的感觉?)有了节奏,诗的感觉就有了。像他一样我们再来读一读。(学生读出节奏) 设计意图:由诗题中的“塞”字入手,解决了学生对边塞这一概念陌生的问题,拉近了诗歌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在反复朗读中,学生解决了字音字义上的问题,初步了解了诗歌的意思,为接下去感悟边塞将士的爱国情怀奠定了基础。 三、走进人物,感悟情怀 这首诗短短4行,28个字,读着读着你找到了古诗中的爱国人物了吗? 学习活动二:我能找出爱国人物 1.借助读诗小册第一页,理解古诗的意思; 2.找出这首诗中的爱国人物,完成人物卡片; 3.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①学生交流说理由(抓住驻守时间的长,一直,坚守等)。 ②播放微课,加深感悟。 是啊,自秦汉开始边塞的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