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四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中国地图-出卷网-七年级上册地理 新课标·新教材 第二节 气 温 和 降 水 第1课时 导入新课 第一节地势与地形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图A和图B分别是广州和哈尔滨春节期间的场景。认真观察这两幅图片,思考下列各题。 1.春节期间广州和哈尔滨两地的气温有何差异 2.同样是在冬季,两地的气温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异样”的春节 目录 2022年新版课程标准 01 气温的变化 02 中国的温度带 03 第一节地势与地形 随堂检测 04 2022年新版课程标准 01 学习目标 结合气温数据资料,能够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说出气温变化特征 1 掌握中国冬季、夏季的气温分布规律,并简要分析原因 2 根据中国的温度带分布,能举例说明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3 第一节地势与地形 重点 难点 自主学习 第一节地势与地形 1.气温指大气的 程度。(气温的单位是_____) 2.气温的变化有 和 两种。 4.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可分为 和 。气温在一天中的变化,叫气温 。一般来说,在一天当中,陆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 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 前后。 5.气温在一年当中的变化,叫气温 。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 月,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 6.1月0℃等温线大致沿 东南边缘分布。 7.冬季我国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是 。 8.夏季气温分布规律是 。 冷暖 ℃ 时间变化 空间变化 日变化 年变化 日变化 午后2 日出 年变化 1 7 淮河-秦岭-青藏高原 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度差别很大 除青藏高原及个别地区以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气温的变化 02 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概念 气温的变化 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日变化和年变化。 气温:是指大气的冷暖程度,一般用℃表示。 气温的变化: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 读图活动 最高:23.6℃出现在14时 最低:6℃出现在5时左右 23.6℃ 6℃ 5:00 14:00 气温日较差:23.6℃-6℃=17.6℃ 气温日变化 气温在一天中的变化,叫气温日变化。 归 纳 总 结 在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读图活动 该日平均气温: (8.7℃+13.2℃+23.6℃+17.4℃)÷4=15.7℃ 把一天四次观测到的气温相加并除以4就得到了当天日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 3.在地面气象观测站,我们测定的气温是距地面1.5米处的气温,使用设置在百叶箱内的气温计观测(如图D)。 为什么要把气温计放在百叶箱里呢 读图活动 (1)温度计是测量空气的温度,如果放置低就会被地面影响。 (2)放在百叶箱里是为了避免阳光直射。 (3)如果温度计离地太远,又不方便测量。 气温测量 读图活动 气温的变化通常用气温变化曲线图来表示。把一个月内各日平均气温相加,再除以该月的天数,就得出该月的平均气温。表E是北京某年各月平均气温。 气温年变化 气温在一年中的变化,叫气温年变化。 用表E中各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参照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步骤,在所给坐标系中绘出北京的气温年变化曲线。 读图活动 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步骤 1.绘出横坐标轴,把它平均分成12段,并标注月份。 2.绘出纵坐标轴,按相等的温度差标注气温刻度值。 3.将各月平均气温的数值用点在坐标图上相应的位置标注出来。 4.用平滑曲线将各点连接起来。 5.在适当的位置标注图名,完成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 北京气温年变化曲线 气温的变化 在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 气温的年变化 在一年中,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7月,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知识小结 1.气温的变化: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