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1.创造宣言 共2课时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 1.阅读课文,准确概括作者的观点及其论述过程中批驳的观点。 2.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3.梳理本文的论证材料,明确材料和观点的联系。 4.品味本文逻辑严谨、气势充盈、激情洋溢的写作特点。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一、积累字词,认识作者 读准字音 中伤 懒惰 鲁钝 遁词 懦夫 zhòng duò dùn dùn nuò 豢养 灌溉 自暴自弃 繁殖 huàn guàn gài zhí bào 词语解释 诬陷别人使受损害。 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 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 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中伤 画龙点睛 遁词 自暴自弃 山穷水尽 望洋兴叹 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指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望洋:抬头向上看的样子。 顾影自怜 望着自己的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愚钝 愚笨,不敏锐。 众叛亲离 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形容十分孤立。 词语解释 陶行知,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原名陶文潜,青年时期因推崇理学家王阳明“知者行之始”的学说,改名“陶知行”;实践使他认识到应该是“行而后知”,于是,第二 次改名“陶行知”。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终身致力于中国教 育的改造,探索中国教育的新路,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 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的以“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 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 丰碑。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陶行知先生 的一句名言,意为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 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认识作者 陶行知(1891-1946) 二、整体感知, 梳理文章结构和内容 1.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行文思路来发表自己的 “创造宣言”的。 第一部分 1 开门见山,提出总论点: 我们要创造。 (总领全文) 第二部分 2-4 阐释“教育要创造出真善美的活 人”这一分论点。 第三部分 5-11 批驳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 点,论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的观点。 第四部分 12-16 以东山樵夫的故事为喻,论证失去创造力的可怕,鼓励教育者要保护和培育学生的创造力。 2.细读课文,把握作者的观点。 (1)本文主要探讨教育中的创造精神,作者在开始就提出了“教育要创造出真善美的活人”这一观点,他是怎样阐释自己的观点的 首先强调应该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教师如此,学生亦如此;一个人创造如此,集体创造亦如此。然后进一步阐释也要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理论和技术,这就从个别 上升到了一般,从实践升华到了理论,使论述更加深入。 (2)文章第三部分像是片段性的驳论。作者驳斥了哪些错误的观点 是怎样批驳的 在批驳的同时又确立了怎样的观点 举八大山人等事例批驳环境平凡不能创造,举《易经》《正气歌》等事例批驳生活单调不 能创造,进而总论所谓平凡单调不过是“懒惰者之遁词”。 举莫扎尔特、爱迪生等事例批驳年纪太小不能创造。 举曾参、慧能的例子批驳无能不能创造,并以蚕吃桑叶而能吐丝做比喻论证。 举玄奘、哥伦布等事例批驳陷入绝境不能创造,并引用歌德的话和古语,用道理论据加 以论证。 得出结论 这一部分驳论和立论相结合,一般是先提出错误观点,再用相反的事例进行驳斥; 在批驳五种错误观点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观点: 处处、天天、人人都可以创造。 (3)有人说,文章到这里观点已经很明确了,后边再举东山樵夫的例子,进一步论述显得 有点多余,你怎么看 多余。文章先提出我们要有创造,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