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白居易 一、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1、谁解风情物———了解环境描写对渲染氛围表达情感的作用。 2、谁解琵琶声———欣赏作者以语言文字来表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技巧。(教学难点) 3、谁解青衫泪———把握“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教学重点) 二、说教法: 1、诵读吟咏法: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音乐美和情感美。 2、启发式教学:以设疑、讨论为主线,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夫,一曲高山流水,千古传佳话。 一千多年前, 一个文人墨客,一个天涯歌女,一曲琵琶音,再次演绎了一曲干古不衰的知音绝唱。 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畔的悠悠江水、冷冷月光,见证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白居易的《琵琶行》,去感受这一曲知音绝唱。。 一、导入 二、整体感知———曲中事 曲中情 听名家示范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然后自由朗读课文,同时试着用七言概括各段内容。 江头送客闻琵琶 江上聆听琵琶曲 歌女倾诉身世苦 同病相怜伤迁谪 重闻琵琶青衫湿 用七言概括各段内容 三、具体研读 谁解风物情 谁解琵琶声 谁解青衫泪 谁解风物情 --四次江月描写 1、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渲染了一种凄迷清冷的氛围,表达了离别的伤感。 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渲染了寂静的氛围,侧面写出听者的沉醉。 3、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渲染了清冷的氛围,写出了琵琶女心境的凄寒。 4、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以乐景衬哀情,表达了作者被贬后的孤寂。 《琵琶行》中的“江”与“月” 小结:环境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表达情感 (手法:寓情于景/以乐景衬哀情) 谁解琵琶声 --三次音乐描写 第一次音乐描写———江头送客闻琵琶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侧面烘托琵琶声之美妙动听 第二次音乐描写———江上聆听琵琶曲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化“听不见的琵琶声”为“看得见的琵琶曲” 嘈嘈 切切 间关 直接模拟声音,使诗句增加音乐性和节奏感。 一、拟声词妙用 形容乐声粗重繁密 形容乐声轻柔细致 形容乐声清脆圆润 形容乐声婉转流畅 形容乐声缓慢低沉 形容乐声沉咽暂歇 形容乐声雄壮激昂 形容乐声戛然而止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四弦一声如裂帛 找出描写相应乐曲声的比喻句。 二、妙用比喻 三、侧面烘托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 乐声已停,然而余音绕梁,经久不息,人们 还久久沉醉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绝妙。 第三次演奏: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满座皆泣 侧面烘托音乐的凄凄动人 重闻琵琶青衫湿 谁解青衫泪 --两位知音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女 自言本是京城女色艺俱佳琵琶女 老大嫁做商人妇 白居易 我从去年辞帝京 才华横溢大文豪 谪居卧病浔阳城 人生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