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附中高2025届高三上11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答案】D 2. 【答案】B 3. 【答案】D 4. 【答案】B 5. 【答案】B 6. 【答案】C 7. 【答案】C 8. 【答案】B 9. 【答案】C 10. 【答案】D 11. 【答案】C 12. 【答案】A 13. 【答案】A 14. 【答案】B 15.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第16题23分,第17题20分,第18题12分,共55分。 16. 【答案】(1)交通状况:交通条件不便,交通要道自然环境恶劣。 作用:直接作用:沟通云贵川,加强区域间经济文化的联系与发展(经济交流)促进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推动民族融合(民族融合)。 间接作用:巩固国家统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政治维度)道路周边农耕化程度提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生态环境)。 (2)①贵州路况复杂,工程难度大,对资金需求高(贵州角度)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限(中国角度)③受美国资本主义侵略,引发爱国运动阻挠铁路修建(西方列强角度)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没有改变(根本原因)。 (3)改善了贵州的交通状况;推动黔桂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突显国家制度的优越性;推动全国铁路事业的发展,为之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经验。 17. 【答案】(1)原因:英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应对;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保证了城市的物资供应;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的发展,让议会圈地运动得以实施;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传播 (2)日本:缓解日本的粮食危机,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破坏原有的粮食自给能力,加深了对美国的粮食依赖。 美国:缓解美国国内大米过剩的问题,加强了对日本的经济控制。 世界:是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加剧了世界经贸往来的摩擦。 (3)粮食安全是国计民生之本,是国家独立自主快速发展的基础;政府需要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发展科学技术,增加粮食产量,增强粮食自给的能力;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粮食安全提供制度保障。 18. 【答案】示例: 论题: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呈现连续性与创新性的统一、阐述: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仁政”、民本、忧患意识、以德教化等基本核心思想。例如,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提出了“仁”的哲学理念;孟子在其基础上,将之发展为“仁政”的政治构想;董仲舒新儒学则进一步充实并发展了“仁政”的理论。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发展创新。例如,董仲舒的天道理论、君权神授;宋明理学完成了思辨化和哲学化;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包含了经世致用等符合时代的新思想。出现这样特点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具有连续性;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并不断发展完善,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政治开明、风气开放使中华传统文化兼收并蓄;农耕经济占主导;先进人物的不断探索。这一特点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文明的连续,又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兼收并蓄,不断突破自我,呈现连续性与创新性的统一、(“示例”仅作为参考答案,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赋分)西南大学附中高2025届高三上11月阶段性检测 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必须在题号对应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