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标解读 运用图表,理解海—气水热交换的基本方式与过程。 结合实际案例,了解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能够根据图文材料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 联系图文资料,分析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发生影响的区域及特点。 综合思维 应用图表资料,说明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 以“厄尔尼诺现象的利与弊”为辩题,收集材料,开展辩论,能够举例说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 结合现实中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造成的气候异常案例,能够分析水—气相互作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备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利用自然的意识。 秘鲁沿海受寒流影响,气候干旱。 然而,2016年12月下旬,秘鲁北部海域海水逐渐升温,雨水增多。 到2017年3月,沿海地区暴雨引发的洪灾已经造成近百人死亡,数万人受灾。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气候异常现象? 如何监测这种现象? CONTENTS 阅读教材及下图,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 2.海洋通过什么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 3.海洋向大气提供水汽的多少受什么因素影响? 4.大气中的水汽通过什么形式返回海洋? 5.海洋吸收的太阳辐射能主要储存在哪里?这些能量如何输送到大气? 6.大气是如何驱使海洋发生运动的? 1. 大气中约87.5%的水汽由海洋提供; 2. 海洋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 3. 与水温相关。水温越高,蒸发越旺盛,空气湿度也越大;4.降水; 5. 85%左右以热能形式储存在大洋表层。这部分能量又以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输送给大气。 6.大气通过风驱使表层海水运动。 影响海—气之间水分交换的因素是什么呢? 海洋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 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并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从而实现与海洋的水分交换。 海洋的蒸发量与海水温度密切相关。 影响海—气水分交换的因素 纬度 洋流 高纬 低纬 寒冷 暖流 水温低,蒸发量小,向大气输送的水分少 水温高,蒸发量大,向大气输送的水分多 从长期来看,全球水的总量没有什么变化(图)。 但是就一个地区来说,有时降水多,有时降水少。 在某段时期内,一个地区的储水变化量就是水量 收入和支出的差额。这就是水量平衡原理。 1.说明大气水汽的主要来源。 2.估算海洋蒸发和降水的差额,说明补充这个差额的水量来源。 3.用水平衡原理说明,如果海水蒸发量增加,陆地可能发生相应的变化。 1.海洋; 2.径流; 3. 降水、径流和陆地蒸发都可能增加 活动-了解水量平衡原理 从长期来看,全球水的总量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就一个地区来说,有时降水多,有时降水少。 在某段时期内,一个地区的储水变化量就是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这就是水量平衡原理。 活动-了解水量平衡原理 估算陆地和海洋对大气水汽的相对贡献,说明大气水汽的主要来源。 据图示信息,全球总蒸发量约为577000立方千米,陆地蒸发量约为72000立方千米,海洋蒸发量约为505000立方千米。 因此大气的主要水汽来源是海洋,约87.5%的大气水汽来自海洋,其余来自陆地。 活动-了解水量平衡原理 估算海洋蒸发和降水的差额,说明补充这个差额的水量来源。 海洋蒸发量约为505000立方千米, 降水量约为458000立方千米, 因此差额为47000立方千米。 补偿这个差额的是径流量。 活动-了解水量平衡原理 如果海洋蒸发量增加或减少,陆地径流可能发生相应的变化。请利用水量平衡原理加以说明。 据图可知全球水量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如果海洋蒸发量增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