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数学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1795086
《6.1 可能性及其大小》教学设计+课件+大单元整体教学分析
日期:2025-05-0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64685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6.1 可能性及其大小
,
教学设计
,
课件
,
单元
,
整体
,
教学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可能性》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可能性》单元是统计与概率领域第三学段“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中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是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简单的随机现象,感受并定性描述随机现象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感悟数据的随机性,形成数据意识。”。在“内容要求”中指出:“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及其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在实际情境中,对一些简单随机现象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在“学业要求”中指出:“能列举生活中的随机现象,列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判断简单随机现象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能根据数据提供的信息,判断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确定性事件和不确定性事件,能用 “一定”“可能”“不可能” 描述生活中的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同时,也为后续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以及进一步学习概率知识奠定基础。本单元设计了2个例题,例1教学简单的摸球游戏感受随机现象,教材通过口袋里有 1 个红球和 1 个黄球,小组合作摸球并记录颜色的活动,让学生体会摸球结果的随机性,即每次摸出的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且在摸球前无法确定球的颜色。同时设置 “试一试”,通过口袋里有2个同样颜色球的情况,与例1对比,凸显随机现象与确定性现象的本质区别,帮助学生理解随机现象。 例2:摸牌游戏体验可能性大小:设计了两步摸牌游戏。第一步将四张红桃牌打乱后反扣在桌上,任意摸出一张,让学生列出所有可能结果,进一步丰富对随机现象的体验。第二步把红桃4换成黑桃4,让学生比较摸到红桃牌和黑桃牌的可能性大小,使学生体会到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并能作出定性描述。 (三)学生认知情况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初步认识了确定性事件和不确定性事件,能用 “一定”“可能”“不可能” 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过大量的随机现象,如抽奖、抛硬币、掷骰子等,对 “可能”“不可能”“一定” 等词汇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这都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对具体的事物和活动更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摸球、摸牌等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随机现象,加深对可能性的理解。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探索和发现新事物。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有趣的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二、单元目标拟定 1.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列出随机现象可能发生的所有结果;能对一些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进行交流。 2.通过摸球、摸牌等实验活动,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游戏和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用 “一定”“可能”“不可能” 描述事件发生的结果;能比较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二)教学难点 理解随机现象的本质,即结果的不确定性;区分“可能性大”与“一定”、“可能性小”与“不可能”之间的关系。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是通过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五单元 面积 易错易混知识点单选 强化练 2024--2025学年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025-04-30)
第五单元 三角形 易错易混知识点单选 强化练 2024--2025学年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025-04-30)
第五单元 三角形 单元综合测试题 2024--2025学年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025-04-30)
第五单元 面积 单元综合测试题 2024--2025学年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025-04-30)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素养评价卷(二)(含答案)(2025-04-30)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